怎么培养孩子即兴学歌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0:16:20
过直观的途径来培养孩子对唱歌的兴趣
第一是“多听”
任何一种音乐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我们只有通过给孩子多听歌(广播、磁带、唱片等),才能促使孩子对一些歌曲的旋律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逐渐产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快乐感。但是,由于幼儿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听歌曲时,不要去选那些演唱技巧很高、节奏复杂多变、内容深奥难懂的专业性很强的歌曲,而应当选那些旋律优美动听、节奏简单明快、内容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儿歌。
有的歌颂祖国、歌颂母亲,有的让孩子讲卫生、爱劳动,有的是讲自然界种种知识的,家长可以边教唱边讲解,既使孩子学会唱歌,又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增长知识,然后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带领他随着音乐和歌曲哼哼唱唱,打打节奏,甚至蹦蹦跳跳,对孩子进行音乐中两个主要因素——节奏感和音准的训练,这也是对孩子有效的音乐素质的锻炼。
第二是“多看”
歌唱是声乐艺术,但又是一门综合艺术。通常我们把歌唱演员称为“演唱者”。也就是说,他不单单唱,还要表演。而歌唱演员在台上的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是最能引起孩子对歌唱的兴趣的。因此,对孩子尽可能多地观看一些电视文艺节目,尤其是歌舞现场演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通过观摩,也只有通过观摩,才能使孩子对台上那些神采飞扬、光彩照人的叔叔阿姨们产生一种强烈的羡慕感和模仿欲。
第三是“多唱”
当孩子产生了一种希望"表现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时,家长要鼓励他,并努力为他创造条件。如果条件尚可,不妨买一台卡拉OK机让其自娱自乐,自练自唱。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多实践-抓住一切机会登台演唱这样孩子的歌唱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并逐渐变成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久而久之,家长就会发现,唱歌的益处已慢慢地在孩子身上显露出来,孩子的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长进,连人的气质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四是“多鼓励”
在孩子学习歌唱的最初一个时期里,家长对他演唱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如在家里开小小音乐会,作为观众的父母,就必须非常认真地听孩子唱。当听孩子唱完之后,应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并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和勇气。然后就要多说一些热情鼓励的话。如:“你唱得很好。”你又进步了。"再唱一首”等等。这样,孩子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下一次就更会有勇气去演唱。至于演唱中的一些问题,如音准、节奏、乐感等,只需稍作纠正和启发,不必过高地要求他吐字清晰、表演自然等等。因为这些问题专业性太强,认真纠正起来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唱歌太难了”,“我又唱坏了”等想法,以免失去对歌唱的兴趣,这是家长应当十分注意的。 有些宝宝唱歌会“五音不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何培养宝宝唱歌?
1、孩子的“五音不全”主要体现在唱歌的音准上,会走音跑调。
2、孩子普通话的咬字发音不准,影响唱歌时的音准。
3、唱歌像说话、说歌,没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调。
4、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音。
对“五音不全”的孩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训练纠正:
1、培养孩子的听音能力。音准和听音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听音能力差的,弹和唱完全是两个调。成人可以演奏乐曲或者用录音机放歌曲让孩子听后跟着唱,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学一种乐器,让孩子边弹、边听、边唱,听听弹的音和唱的音是否一样准确。
2、选择适合孩子唱的歌曲,使孩子在自然声区里唱歌,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音准。
3、家长不要让孩子清唱歌曲。清唱会使孩子起音不准,更容易走调,要让孩子跟着琴唱,或者跟着录音机磁带唱,刚开始小声地跟唱、练习。对某句歌曲唱不准的,家长要耐心地逐句教,让孩子逐句听录音,逐句学唱练唱,直到唱准为止。
4、如孩子普通话发音不准,家长可选择一些儿歌让孩子朗诵,要注意朗诵时的咬字发音和声调,帮助孩子提高音准能力。
下一篇
儿童声乐教学法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