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骨骼肌收缩原理

骨骼肌收缩的原理主要基于肌丝滑动机制。这个过程涉及多个步骤:

神经冲动从运动神经末梢传递到肌膜,启动收缩过程。

兴奋通过横小管迅速传递到肌浆网中的终池。

钙离子(Ca2+)通过肌浆网膜上的钙泵进入肌浆,当肌原蛋白TnC与Ca2+结合时,原肌球蛋白的构型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导致原肌球蛋白位置变化,暴露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迅速与之结合。

随后,肌球蛋白头上的ATP酶被激活,分解ATP并释放能量,引发肌球蛋白头和杆的运动。

肌动蛋白被拉向肌节的M线,细肌丝滑入A带,I带变窄,A带长度保持不变,H带可能因细肌丝插入而消失,导致肌节缩短,进而引起肌纤维收缩。

当收缩完成,钙离子被泵回肌浆网,肌浆中C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构型,细肌丝和肌动蛋白分离,骨骼肌进入松弛状态。

骨骼肌作为人体内最丰富的组织,占体重的40%,通过与骨骼和关节的协同作用,实现人体的各种运动。每条肌纤维,作为独立的肌细胞,直径约60微米,长度可达数毫米甚至数十厘米。肌束和肌纤维通常呈平行排列,附着于骨骼的腱上,通过它们的收缩和舒张,控制肢体的屈伸运动。日常的生产劳动、体力活动等,都离不开众多骨骼肌的协调工作。所有骨骼肌的活动都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精细的调控。

扩展资料

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肌肉中的一种。人体大约有600多块骨骼肌。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