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赛道已铺开,创业者该如何切入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50:07
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放缓,移动互联网从硬件到工具再到内容,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都非常成熟了,大的创新的机会已经很少了。
李开复提到AI 处在技术黄金期,谷歌战略由移动先行转到人工智能先行战略。那么人工智能商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想进入该方向的创业者该如何准备?
最近有1个大会,解释的比较全,大家可以看看:
AI的商业化问题
怒马:我在使用很多软件做语音速记,错误率仍然很高,什么时候可以像手机这种硬件产品一样成熟?
朱:是的,语音识别在识别长句子效果还是不好。语音识别和手机还不一样,他其实不止是语音识别率的问题,而包括周围的环境噪音,也受手机硬件的精度影响,他是一个很综合的问题。所以要达到一个真正的智能还是很遥远的,但是作为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的商用还是可以。
怒马:如果说现在开始进入人工智能这个行业,创业公司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是不是只有大公司才可以做?
朱:人工智能还是需要一定技术门槛的,适合在国内外学习或者从事这个领域的人来做。
我觉得小公司的机会在变大。因为人工智能的整个趋势就是技术门槛在快速地下降,包括美国、google、Facebook都在发布通用的算法框架,他们开源了很多项目,让新人进入的门槛更低。然后学习这方面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第二波的人可能会在不同的垂直领域去把技术用进去,做具体的产品应用,比如医疗领域,车、机器人、金融等各个领域。
像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有足够的开源数据了。作为创业公司就可以不需要特别懂人脸识别技术,只需要做好产品商业化就可以。
怒马:谈到推荐算法,像今日头条。他主要是根据我的浏览记录来做推荐。但缺点是,我的首屏上只会出现我搜索过的相关内容,如果我想看一些自己不了解的就很难,您怎么看待现在的推荐算法?
朱:因为人类的需求是多样的,人自身的认知过程也是不断变化的。
一方面你希望能获得更多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人也有好奇探索性。如果过多的使用推荐系统确实会造成信息丰富的下降。未来推荐系统肯定还会增加更多的推荐维度,比如你的朋友,你认为值得关注的人,他看过的东西也会推荐给你。当然如果你希望探索更多文章,也可以他过其他APP来解决。
怒马:人工智能虽然解放了劳动力,但也会让更多的人失去工作岗位,那么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人是谁?
朱:这个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从蒸汽机、电气时代,科技就一直在替代一部分人的职业,同时他也在不断产生新的职位。总体来说,受益的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人从工具当中解脱出来了。
下一篇
昆三中经开区学校招生范围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