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许国屏的发明

2003年经医生验定,许国屏得了最厉害的印戒细胞胃癌。 按医生预测他最多活5年。许国屏闻之一度失望之极,后来他在精神上挺了过来,并立誓在战胜病魔之时,抓紧时间,再为社会作贡献,把笛艺广为传播。9岁他随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学习,1957年考进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至今将近半个世纪。尽管退休,他仍关注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关注对青少年民族音乐的教育。他说:“上世纪70年代我到了一所学校,买了两盒音带给孩子听,一盒是流行歌曲,一盒是民族音乐。一个班级48个学生,40个喜欢流行歌曲,只有6个喜欢民族音乐,还有两个什么音乐都不喜欢。这样下去,我觉得我们的民族音乐要失传了。相反,好多德国的、日本的、美国的青年,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器。这样下去的话,若干年后,老的艺术家不在了,那么我们要学民族乐器,不是要到国外去学了吗?再有,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学校去调研,深有感触,有一件事情让我到现在觉得还是比较沉痛的。好多孩子,现在不是学我们民族笛子,而是学日本的雅马哈笛子。雅马哈八孔笛子,在全国很普及。我们现在是多元化文化,孩子学雅马哈笛子我不反对。但是,作为我们中国人,首先应该要弘扬我们的笛子,因此我发明了多功能笛子,参与‘国际竞争’,努力使更多的孩子喜欢我们的民族乐器。”这种笛子具有竖笛、竹笛、梆笛、巴乌、箫、葫芦丝、长笛七种功能,人称“魔笛”。

带着这套获国家发明专利、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博览会国际金奖的多功能笛,许国屏开始了漫长的音乐长征。他跋山涉水,独自走了20年,行程20万里,从大别山到大草原,从革命老区到贫困山区;他自掏腰包把笛子送到没有音乐的孩子们手中,并教了两万多名音乐教师,让笛声在中华大地上流传。比如在安徽革命老区金寨,他培训了一千多名小笛手和一百多名师范生。有人纳闷著名演奏家为何至今一贫如洗原来他是用别人“走穴”的时间来编写学吹笛子启蒙教材;他发明的多功能笛子不收专利费,是为让更多想吹笛的青少年买得起。传播民族音乐是许国屏心中的舞台,弘扬延续9千年的中华笛文化是他的财富。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