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84年,卧龙创业元年。陈建成带领五位工友,辞去令人欣羡的工作岗位,以与联丰村、蒿二村联办方式,在上虞县蒿坝卧龙山麓创办了上虞县多速微型电机厂,新生命的诞生无疑是艰难的。仅靠14万元起家,利用蒿二村的旧厂房,自己动手整修厂房;吃饭靠临时搭起的灶台,上厕所要到厂外的公厕;出差住的是公共浴室,采购的设备是廉价的二手货;为了尽快投产,每天工作到深夜。经过两个月的连续苦战,终于建成简陋的电机厂,迈出了创业第一步。

1985年,生产出第一代产品——JW系列电机,迈出了科技兴厂第一步。从生产第一代产品起,就相继与浙江大学电机系、广州电器科研所挂上钩,聘请“星期天工程师”,引进JW系列分马力电动机技术,开拓市场客户。当年产品就销往上海、浙江20多家用户,年销量3466台,产值52万元,创利11万元。

1986年,国家商标局批准卧龙牌电机商标注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由JW系列分马力电机更新为AO2、BO2、CO2、DO2新系列单三相分马力电机,在上虞宾馆召开产品鉴定会,得到与会专家一致认可,获绍兴市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7年,加快新品开发,获多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优质产品一项、绍兴市优秀产品一项、绍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卧龙牌小功率调速电机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1988年,推进产品技术升级。卧龙牌AO27124-370W、AO28026-370W分马力电机被评为省优产品,卧龙牌BO28024单相电阻分马力电机被评为国家部优产品。

1989年,增设三分厂、四分厂,至此共四家分厂,实行分厂制生产管理体系。首次建办外商投资企业,与台湾路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办浙江龙枣清猜昌电气有限公司。

1990年,积极应对市场不利环境,深入开展“企业管理年”活动。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的YCF系列低噪音小功率轴流风机用三相异步电机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企业冠名“卧龙”字号,上虞多速微型电机厂变更设立为浙江卧龙电机工业公司。与香港东南贸易公司合资设立浙江长龙电气有限公司。

1992年,投资900万元,实施风机类专特电机、特种空调电机、特种发电机技改项目。与浙江机械工业学校联办卧龙职业中专技校。

1993年,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召开首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成为上虞市首家进行产权改革的乡镇企业。

1994年,公司股份合作制再次增资扩股。浙江卧龙电机工业公司组建为浙江卧龙集团公司,企业实行集团化运作。

1995年,集团公司股份合作制第三次增资扩股,集团公司举行二届一次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九五”发展规划。

1996年,“双加”一期工程年产70万台摩托车起动电机项目建成投产。集团公司总部迁往开发区大三角卧龙科技工业园。

1997年,集团公司股份合作制第四次增资扩股,将企业集体股全部以优待股和现金股配额形式,量化给以经营骨干为主的职工股东。

1998年,集团公司股份合作制进行股权整合,建立框架式股权结构,集团公司增资变更登记。

1999年,“双加”二期工程磁电机技改项目通过验收并投产。公司与意大利欧力公司合资建办绍兴欧力——卧龙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2000年,集团公司股份合作制调整部分股权,优化“框架式”股权结构。

2001年,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面进入上市辅导,规范公司运作。

2002年,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

2003年,集团公司董事会决策制定卧龙跨越式发展规划,部署三步走、三步棋、三个上市公司发展战略。

2004年,全集团实行OA信息化办公系统。

2005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并内部转让部分股权,实施控股子公司经营管理层核心人员内部股权激励机制。

2006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到30080万元。

2007年,卧龙置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黑龙江牡丹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置换、股权分置改革,重大资产重组,实现ST丹江股票在上交所复牌并定向增发,继而,变更设立浙江卧龙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更名为ST卧龙,成功实现卧龙地产上市。

2008年,控股集团总部于1月中旬搬迁至上虞市人民西路新总部大院。

2009年,积极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控股集团董事会决策部署以“抢市场、抢订单、重保障”为中心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确保全集团各大产业化危为机、平稳发展。

2010年,卧龙地产集团并购耀江神马(武汉)有限公司,取得武汉市丽景湾占地600亩开发项目。

2011年,全面开启卧龙事业“十二五”发展新篇章,从外延扩张为主转变为内涵提升为主的发展模式。

2012年,全集团实施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绩效指标为核心的KPI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