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反映了民间的喜庆和避邪文化。

2. 漳州芗剧(歌仔戏):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以闽南语演唱,具有独特的音乐和说唱特色。

3. 漳州布袋木偶戏:一种傀儡戏剧种,以其精细的头部雕刻和表演形式著称。

4. 漳州木偶雕刻:作为木偶戏道具制作的一项特殊技艺,木偶头雕刻是其中的精华。

5. 漳州锦歌: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与泉州南音齐名,是闽南民间艺术的瑰宝。

6. 东山歌册:民间文学的通俗唱本,传递着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

7. 漳浦剪纸:融合了民间民俗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以独特风格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8. 白礁慈济宫吴真人诞辰祭典仪式:2006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深厚的民俗文化。

9. 云霄纪念开漳圣王巡安民俗活动:祭祀陈元光的传统节日,流传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10. 东山关帝文化:每年关帝圣诞期间举办文化节,是对关帝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庆祝活动。

11. 诏安铁枝戏:起源于唐宋,由纸影戏发展而来,具有独特的表演和音乐风格。

12. 华安玉雕:集雕、刻、塑技艺于一炉,展现了中国民间雕塑工艺的魅力。

13. 土楼客家山歌:千年历史的山歌,被誉为有《诗经》遗风的的天籁之音。

14. 浦南古傩:芗城区浦南镇的乡土风情民俗舞蹈,体现了古老的民间艺术。

15. 南靖四平锣鼓乐:早期南戏弋阳诸腔之一,是闽南山区民间音乐文化的遗存。

16. 漳浦竹马戏: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古朴民间歌舞小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17. 林前村伽蓝王巡社:起源于“开漳圣王”陈元光,是一项重要的庆典活动。

18. 漳州南词:与宋、元南曲相比,曲调独特,分为前后两部分,是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