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中医基础知识大全(初学者必备)

一、基础理论

1. 中医认为五脏是有机整体的中心,而心是有机整体的主宰。

2. 阳中之阳的时间为上午,而阴中之阴的时间则为前半夜与下午。

3. 阴阳互根的概念体现在“阴在内,阳之守也”与“阴中求阳”。

4. 对立制约的原则体现在“动极者镇之以静”与“热者寒之”。

5. 阴阳转化的概念有“热极生寒”。

6. 心被称为“阳中之阳”的脏腑,而肝、肾、肺分别被称为“阴中之阳”、“阴中之阴”与“阳中之阴”的脏腑。

7. 阴偏胜可导致实寒证,阴偏衰则为虚热证,阳偏胜导致实热证,阳偏衰则为虚寒证。

8. 根据阴阳互根原理,采用“阳中求阴”的治法;阴偏衰时则使用“阴病治阳”。

9. 采用“热者寒之”治法,适用于阳偏胜的情况。

10. “木”的特性为“曲直”,“水”的特性为“润下”。

11. 属于“金”的音为“商音”,“水”的音为“羽音”。

12. 木的“所不胜”之行为金,水的“所胜”之行为火,金的子行为水,火的母行为木。

13. 肝病可能传脾,形成相乘;肺病及肾则为母病及子;木火刑金则为相侮。

14. 喜可胜悲,恐可胜喜,属于“火”的为喜,属于“金”的为悲,属于“水”的为耳,属于“土”的为口,属于“水”的还有咸,属于“木”的为酸,属于“水”的还有黑,属于“金”的还有白。

15. 心被称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心为“生之本”,肝为“罢极之本”,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心为主行血,脾为主统血,肺朝百脉,脾主生血,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液,心为主行血,肝为主藏血,脾司呼吸,肾主纳气,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血,脾主气,心藏神,肝调畅情志,肺主治节,脾主升清,肾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心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

16. 中医对脏腑功能的认识深入细致,涵盖了生理、病理、治法等多方面。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