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贫血的形态可分哪些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4:43:16
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贫血包括红细胞的减少和血红蛋白的降低。当它们的比例关系不是一百万红细胞含三克血红蛋白时,就是发生了病变。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比例在100:3以下时(即血红蛋白减少得多),称低色素贫血(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这时红细胞的个儿较正常为小,所以也叫小细胞性贫血。反之,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关系在100:3以上(即相对地血红蛋白高些,红细胞数少些),称高色素贫血,因红细胞个儿略大于正常,所以也叫大细胞性贫血。这两种贫血都与造血的原料不足有关,属于营养性贫血 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贫血可分为三类: 一、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MCV>95fI。此类贫血大多为正常色素型,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和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时。 二、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95fI,MCHC=0.32~0.36(32~36%)。属此类贫血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及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炎症、感染、尿毒症、肝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等。 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fI,MCHC<0.31(31%)。属于此类贫血者有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采用形态分类法,除计算红细胞指数外,尚应强调血片的观察,因为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在血片中最为分明,正细胞性贫血并不意味着所有红细胞都是正常大小,并且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能很明显,但其平均体积在正常范围内。大细胞性贫血中也可有不少小细胞出现。此外,形态改变的异形细胞也只有在血片中能观察到。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