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为什么苏州要叫姑苏

姑苏,即苏州。苏州拥有一个典雅别称“姑苏”。其中“姑”字,发音为辅音"G",当地土语中,作为专用名词前缀词使用,并无实际意义。相传在夏代,有位谋臣名叫胥,因其辅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被封为大臣并获得吴地封地。自此,吴地有了“姑胥”之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胥"字难以辨识,而吴语中“胥”与“苏”相近,于是“姑胥”逐渐演变为“姑苏”。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句描绘的即是苏州。苏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在此筑城建都,至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历史上曾有姑苏、平江、吴都、东吴、句吴、吴中、吴下、吴门、吴州、吴郡、长洲、茂苑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用至今。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也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苏州以其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闻名,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私家园林最早记载于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园林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存数十处,因此被誉为“人间天堂”。苏州是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被誉为“苏常熟,天下足”。明清时期,苏州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其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6244311人,其中市辖区人口2353019人。2007年全市出生人口48552人,出生率7.83‰,自然增长8049人,增长率为1.30‰。苏州市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山名“姑苏”位于江苏省吴县西南,为历史上的吴地象征。《史记·河渠书》等文献中皆有提及。《国语·越语下》、《史记·吴太伯世家》等文献中,"姑苏"亦指吴王在此的宫台。

苏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苏州园林、古典建筑、文化活动等,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