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高职和大专什么区别

大专分为高专和高职,从名称上就能区分。大专全称大学专科,专科包括高专和高职。高专在一本、二本、三本还在招生的时代,属于第四批录取,而高职属于第五批。高专,通常被称为专科,是最早期的专科类型,例如“xx高等专科学校”、“xx专科学校”等。当然,还有一些后缀为“xx教育学院”的专科,如“宁波教育学院”,以及命名中带有“大学”字样的专科,比如“浙江树人大学”在未升本前。

高职的名称则通常以“**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学院”、“xx职业大学”等结尾,带有“职业”的专科即为高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名称中带有“技术”二字,但并非高职。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历史、升本机会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上。高专通常具有较长的历史,办学历史较为悠久,如“xx高等专科学校”。高专有资格升格为本科,大多数高专都是公办院校,升格后也保持为公办本科,而非三本院校。高专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升本机会,通常在毕业10年后可以申请升本。

相比之下,高职主要是从2000年以后的中专升格而来,或者在九十年代就开始组建。高职在理论上很难升格为二本院校,也不能直接参与合并升本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民办的职业技术学院是有机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比如某省的“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最终升格为“宁波大红鹰学院”。

在学费方面,有些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情况下,高专的学费会比高职便宜。

在就业方面,如果HR(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经验,他们通常会了解到高专属于第四批录取,而高职属于第五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到就业时的筛选标准。

课程设置方面,高职倾向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高专则在理论知识上更侧重一些。但这种差异只体现在程度上,并不能与本科教育相提并论。

关于哪个更好,一般认为高专优于高职,建议选择与二本院校共享校园的专科,这种类型的专科往往在就业时具有优势。这类二本院校通常是在高专升为二本不久之后,其招生政策需要一定时间调整,因此专科招生人数会逐年减少。

至于三本与高职高专的比较,大多数情况下三本优于高职高专。然而,如果三本院校的教育质量低下,而高职高专的教育质量高,那么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专科毕业证上通常只会写“专科毕业”,但有些省份或机构在浙江等地方,会明确标注是“高职”毕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现在大部分省份的高职高专都统一到了同一批次。

在社会上,对专科和高职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大部分高专已经升格为本科院校,而高职占专科院校的大多数。因此,对专科或高职毕业生的歧视已经不常见。

毕业证书上的标注可能因地区和时间而异,但总的来说,专科毕业证上都标注为“专科毕业”。对于读专科是否很“垃圾”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绝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起点,最终的成就并非事先安排。以一位山东老师的故事为例,一位原本成绩不好的女生通过努力,从专科升本、硕、博,并最终成为大学老师。这表明,起点和终点不一定由最初的情况决定。

专科内部的鄙视链也存在,例如二本以下的专科可能会看不起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可能会看不起公办职业技术学院,而公办高职可能会看不起民办高职。在高职内部,普通高中毕业的可能会看不起职业高中的和“3+2”模式的学生。但总体上,这种鄙视链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逐渐淡化,专科教育的价值被更多人认可。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