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学习如何在家庭实现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9:32:53
(1)以显性课程为抓手
社会情感学习的显性课程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这种教学不是空泛的理论讲授,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的方式,教学方法多样化,如可采用圆圈游戏(circle time)、戏剧表演(drama techniques)、诗歌朗诵等方式展开教学。同时,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课程结合来实现,从内容上看,既然社会情感学习与品德、心理健康等教学活动存在交叉,可将社会情感学习的显性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社会情感能力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开设专门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第二类是通过与成熟课程相结合来实施,将社会情感学习渗透到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情绪感受和觉察等的技能的培养;第三类是将社会情感学习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如美国不少学校将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渗透到性格和道德教育中,形成社会情感与品格发展的课程(social and emotion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SECD)。
从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和三个类别来看,它既可以是专门的“社会情感学科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同时还可以是结合其他学科(思品、心育、数学、语文等)的综合课程。
从长期来看,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推进,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不应仅作为附加的常规课程,而是应融入整个常规学业计划中。这与我国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并行不悖的,知识和情感是互相关联和渗透的统一体,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2)以隐性课程为支撑
除了课堂,操场、宿舍、食堂、走廊等地方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特殊性不仅是学科的交融,还要注意发展环境的和谐与整合,为学生提供跨情境的、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发展性生态环境。这种隐性课程的形式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制度建设、教师的态度、师生关系等形式。隐性课程并不是对显性课程的补充,而是整个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随着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增长,隐性课程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2.辐射家庭、社区
家庭和社区构成了个体成长的环境屏障,陈瑛华和毛亚庆[20]指出,家庭资本通过社会情感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即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能够解释家庭资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胡伶和万恒[21]对农村寄宿制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进行调查,提出学校和社会应该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策略,促进寄宿制学生与家庭的和谐沟通,发挥家庭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
西安哪按摩比较好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