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企业常用的心理定价策略有哪些列举实例

以下是企业常用的心理定价策略,以及相应的实例:

1. 声望定价策略:这种策略基于消费者对知名品牌或店铺的敬仰,将价格定在整数或高价位。目标市场是那些地位高、收入丰厚的消费者群体,他们的需求弹性较低。例如,金利来的领带和皮尔·卡丹的服饰。

2. 尾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类似于非整数定价,采用非整数结尾的价格,给消费者一种价格真实和经过精心计算的印象。例如,商品定价为199元或299元,而非200元或300元,因为后者给人一种更便宜的感觉。

3. 招徕定价策略:这种策略利用消费者的求廉心理,通过将某些产品定价为低价来吸引顾客。这通常通过“优惠大酬宾”、“特价商品”或“一价店”等促销活动来实现,旨在吸引顾客经常光顾,并可能购买其他正常价格的商品。

4. 习惯定价策略:习惯定价策略是指根据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来设定价格。消费者在长期的购买习惯中,对某些商品形成了心理上的价格预期。例如,沃尔玛利用这种策略,提出“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的口号。

5. 吉利数定价策略:根据消费者的文化习惯来定价,如在中国,8和6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因此商品定价常避免以这两个数字结尾。而在西方,5和13可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

6. 小计量定价策略:小计量定价策略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对量小但价值高的商品,采用小单位计价,避免价格显得过高;二是利用消费者的视觉错觉,比如将500克商品定价为5元一袋与450克商品定价为4.80元一袋,消费者可能会认为后者的价格更优惠,尽管两者总价相同。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