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危险有害因素分哪几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划分为四大类:

1. 人的因素

-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等。

-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涉及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2. 物的因素

-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涵盖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等。

-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有毒物质等。

-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涉及致病微生物、致害动物等。

3. 环境因素

-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 管理因素

-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

-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 职业安全投入不足。

-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 物体打击

2. 车辆伤害

3. 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5. 触电

6. 淹溺

7. 灼烫

8. 火灾

9. 高处坠落

10. 坍塌

11. 冒顶片帮

12. 透水

13. 放炮

14. 火药爆炸

15. 瓦斯爆炸

16. 锅炉爆炸

17. 容器爆炸

18. 其他爆炸

19. 中毒和窒息

20. 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十类:

- 粉尘

- 放射性物质

- 化学物质

- 物理因素

- 生物因素

-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

-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

各行各业有其特殊性,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因行业而异。为准确识别危险和有害因素,查找事故隐患,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应制定适用于各行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标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应涵盖事故、作业过程、行为和环境等方面,因行业而异。例如,火灾、瓦斯爆炸等属于事故类别,设备检修、爆破作业等属于作业过程,违章操作等属于行为,高温、雷电等属于自然环境。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