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心脏前负荷和心脏后负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心脏前负荷,即心室在收缩前所承受的容积负荷,通常通过心室舒张末容积表征,也可称为舒张期负荷。此负荷受到循环血量、静脉张力、心室顺应性及心房收缩的影响。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增加前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每搏量。但当负荷增加超过一定界限,心肌纤维过度牵张,心肌收缩力反而会减弱,每搏量减少。临床上常用心室舒张末压来表示前负荷,心室功能曲线揭示了前负荷与每搏量之间的关系。对左心室而言,舒张末压在15至18毫米汞柱时,每搏量达到峰值。前负荷不足或过度均会导致每搏量减少。心脏功能不全时,心室功能曲线向右下偏移,每搏量随前负荷增加的幅度明显下降。

心脏的后负荷,即心室射血时的阻力,是心室承受的压力负荷,也被称作收缩期负荷。它包括室壁张力和血管阻力。根据Laplace定律,射血时心室壁张力与心腔内压力和心腔半径成正比,与室壁厚度成反比。对整个心脏而言,左心室半径与左心室容积(即前负荷)有关。以左心室为例,心室收缩压决定于主动脉中血流的阻抗,这主要取决于周围动脉阻力,也受主动脉压、主动脉壁顺应性、动脉内容量及血液黏度的影响。当后负荷增高时,心室肌收缩速率和强度降低,每搏量减少。心脏功能不全时,后负荷降低对增加每搏量的作用更为显著。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