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比较分析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宇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有何区别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2:30:21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抗炎作用,1974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将本类药物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阿司匹林是这类药物的代表,故又将这类药物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aspirin-like drugs)。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机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合成。PG是一族含有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多种细胞都可合成PG。可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但不影响正常体温。
氯丙嗪的降温作用为: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降低,体温可随外环境变化而变化。用较大剂量时,置患者于冷环境中(如冰袋或用冰水浴),可出现镇静、嗜睡、体温降低至正常以下(如34℃或更低)、基础代谢降低、器官功能活动减少、耗氧量减低而呈“人工冬眠”状态。
解热镇痛药物与氯丙嗪的区别是:
1作用机制不同,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丧失调节体温的作用。机体的体温随环境温度而改变,而解热镇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酶,减少PG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2作用特点不同,氯丙嗪在物理降温的配合下,不仅降低发热的体温还可使正常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在炎热天气,可使体温升高。解热镇痛药物只能使发热的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正常体温没影响。
上一篇
农林管理类包括哪些专业
下一篇
儿童模特常见问题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