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沙众多学校“一校两址”解读2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7:42:50
长沙名校遍布,据小编之前文章所述,长沙中学92%以上都挂有名校之名,这一比例在全国堪称之最。
长沙小学的分布也颇具特色:芙蓉区有大同、育英、育才;雨花区有砂子塘、枫树山;天心区有青园、仰天湖;岳麓区则以博才为主;开福区则是清水塘。
去年年底,长沙四大名校新校区“一校两址”模式重新出现。实际上,这种模式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存在,后来随着名校遍地而逐渐淡出。例如,2009年成立的长郡双语,最初也被视为长郡中学新校区。
四大名校的“一校两址”模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在长沙多所学校中再次出现。例如,博才小学xx校区宣称“一校两址”,师大附中博才学士校区北校区也号称一校两址(有趣的是,博才学士校区建立之初就宣称是师大附中博才中学南校区,北校区是早先的天顶校区,但后来岳麓区已有多所挂牌师大附中博才的学校,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一校两址”模式)。
在半年时间里,长沙出现了大量所谓的“一校两址”。
随着这种模式的兴起,众多房产自媒体和长沙教培自媒体开始大力宣传这些学校。这种宣传方式让小编感到似曾相识。记得当初某些挂着名校牌子的学校也是这样宣传的,尤其是那些尚未取得成绩、学校建设也未完成的学校,仅因挂名名校就宣称学校优秀,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一些自媒体贬低已有成绩的学校,同时夸大那些挂着名校牌子的学校。现在,这种手法也被用在了所谓的“一校两址”上。
总结:
最初长沙四大名校的“一校两址”是为了分担本部各方面的压力,如生源等。但半年内,长沙多所小学、中学的“一校两址”现象频繁出现,原因何在,此处不再赘述。
只想强调,挂着名校牌子、打着“一校两址”的旗号并不意味着就是名校。学校尚未取得成绩,建设也未完善,就别因挂名名校而高调宣称学校优秀。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