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张义同人物介绍

张义同

张义同,男,中国著名科学家,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系教授、博导。

中文名:张义同

国籍:中国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主要成就:天津大学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995)

代表作品:一种大变形曲壳单元

职称:教授

专业:固体力学

所在系、所:力学系、力学实验中心

人物经历

1965.09-1970.03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热物理专业,本科生。

1980.09-1983.07天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

1988.09-1991.07天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获工学博士。

学术经历

1983.09-至今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系,助教(1983.09)、讲师(1984.02)、副教授(1989.12)、教授(1996.12)、博士生导师(2001.04)。

1995.09-1996.10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院,访问学者。

1999.02-1999.08英国Keele大学数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1.材料力学(本科生96、80、64、48学时)。

2.FoundationsofSolidMechanics(硕士生必修双语40学时)。

3.粘弹性理论(硕士生选修30学时)。

4.近代不稳定性理论(博士生学位课40学时)。

5.高等计算固体力学(博士生选修课40学时)。

研究方向

1.材料与结构的稳定性与分岔。

2.织物力学。

3.复合材料。

4.热粘弹性理论。

主要贡献

科研项目及角色

1.注水高压泵强度有限元分析,大港油田机械厂项目,1万元,1984-1985,第一完成人。

2.弹塑性力学中的数值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万元,1985-1986,参加者。

3.固体力学中的弹塑性杂交元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万元,1987-1989,参加者。

4.立式储油罐抗震分析,中国石化公司项目,2万元,1989-1992,参加者。

5.显像管玻壳CAD,津京玻壳股份有限公司项目,3万元,1990-1992,第一完成人。

6.变温蠕变本构理论研究,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西安交大),1.5万元,1993-1995,负责人。

7.泵叶轮导壳计算机辅助设计,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万元,1993.4-1996.4,第一完成人。

8.显像管玻壳CAD和CAM,上海显像管玻璃厂项目,2万元,1994-1995,负责人。

9.织物悬垂预测的有限元技术,香港理工大学项目,20万港币,1995.9-1996.10,第一完成人。

10.变温非线性粘弹性理论研究与实验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项目,1万元,1998-1999,负责人。

11.织物的本构理论和织物的屈曲与分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万元,1998-2000,负责人。

12.内胀环形圆管膜的失稳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万元,2003-2005,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

1.张义同,杨海元,张敬宇,一种大变形曲壳单元,力学学报,22(2):200-205,1990。

2.张义同,严宗达,热粘弹有限元,天津大学学报,37(4):28-34,1992。

3.张义同,严宗达,变温粘弹性的一般理论,力学学报,25(6):685-696,1993。

4.张义同,严宗达,岛津试验机高温剪切蠕变试验装置的研制与实验研究,实验力学,8(4):384-389,1993。

5.YitongZhangandYufenLi,TheCAD/CAMofMoldsofCRTGlassBulb,In:TheProceedingsof17thInternationalCongressonGlass,6:21-26,Beijing,China,Oct.9-14,1995。

6.WenmingZhang,YitongZhangandZongdaYan,TheCADofMoldsofPanelofCRTGlassBulb,In:TheProceedingsof17thInternationalCongressonGlass,Vol.6:P27-32,Beijing,China,Oct.9-14,1995。

7.JilianHu,YitongZhang,TheKESShearTestforFabrics,TextileRes.J.67(9):654-664,1997。

8.张义同,初始斜交异性大变形本构理论,固体力学学报,21(4):345-349,2000。

9.Y.T.ZhangandY.B.Fu,AmicromechanicalmodelofwovenfabricanditsapplicationtotheanaalysisofbucklingunderuniaxialtensionPart1:themicromechanicalmodel,Inter.J.Eng.Sci.,38(17):1895-1906,2000。

10.Y.T.ZhangandY.B.Fu,AmicromechanicalmodelofwovenfabricanditsapplicationtotheanalysisofbucklingunderuniaxialtensionPart2:Bucklinganalysis,Inter.J.Eng.Sci.,39(1):1-13,2001。

11.Zhang,Y.T.,Ontheorientationofbucklingdirectionofanisotropicelasticplateunderuniaxialcompression,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14(2):130-137,2001。

12.Y.T.ZhangandJ.F.Xu,Bucklinganalysisofwovenfabricundersimpleshearalonganydirection,TextileResearchJournal,72(2):147-152,2002。

13.Y.T.Zhang,J.F.Xu,ThebucklinganalysisofWovenfabricsubjectedtouniaxialtensionalonganydirection,AppliedMathematicsandMechanics,23(5):597-605,2002。

14.Zhang,Y.T.,Ontheout-of-planebucklingdirectionofanisotropicelasticplatesubjectedtoasimpleshear,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15(3):236-243,2002。

15.张义同,热粘弹性理论,211工程丛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11。

16.张义同,近代织物力学和稳定性分析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17.张义同,织物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力学进展,33(2):217-226,2003。

18.Zhang,Y.T.,XieYuxin,NonlinearMicro-mechanicalModelforPlainWovenFabric,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16(2):110-116,2003。

19.ZhangY.T.,LiCuiyu,XuJiafu,Amicro-mechanicalmodelofknittedfabricanditsapplicationtotheanalysisofbucklingundertensioninwaledirectionPart1:Micro-mechanicalmodel,ActaMechanicaSinica,atpress。

20.ZhangY.T.,LiCuiyu,XuJiafu,Amicro-mechanicalmodelofknittedfabricanditsapplicationtotheanalysisofbucklingundertensioninwaledirectionPart2:Bucklinganalysis,ActaMechanicaSinica,atpress。

获奖记录

天津大学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995)。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5)。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教育科技奖(1997)。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项目负责人)。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主要获奖人)。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