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全国七大石化基地排名

中国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包括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和江苏连云港。这些基地均位于沿海重点开发区域,专注于三大现有石化集聚区的发展,并依托海上能源进口的重要通道。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和宁波基地因经济活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成为石化下游产品的主要消费中心,同时也是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关键交汇点。

泛珠三角地区的广东惠州和福建古雷两大基地,面向港澳台,地理位置独特,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承载腹地。环渤海地区的辽宁大连长兴岛和河北曹妃甸基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辐射区域。据现有基地条件预计,到2020年左右,长三角地区的宁波和上海基地将率先达到4000万吨级炼油、200万~300万吨级乙烯和芳烃的规模;珠三角地区的惠州基地通过快速发展,也有望形成类似规模。

同时,上海高桥石化计划迁移到上海漕泾基地,南京金陵石化将向连云港转移,而大连地区的3000万吨/年炼油能力应逐步向长兴岛基地集聚。环渤海地区的曹妃甸基地,将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石化产业集聚发展。舟山新区则凭借“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交汇点优势,利用海岛及航运等条件,作为宁波基地的拓展区,重点发展以化纤原料为特色的石化基地。

预计到2025年,环杭州湾地区的炼油规模将达到1亿吨以上,乙烯及芳烃规模均达到600万吨以上,成为世界独树一帜的石化产业集群。随着《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顺利推进,到2020年,中国炼油综合加工能力将达到7.9亿吨/年,乙烯、芳烃生产能力分别为3350万吨/年和3065万吨/年;2025年,炼油、乙烯、芳烃生产加工能力将分别达到8.5亿吨/年、5000万吨/年和4000万吨/年。

届时,七大基地炼油、乙烯、芳烃产能将分别占全国总产能的40%、50%和60%,显著提升我国石化产业的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基地化布局,增强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这将推动石化产业从大到强,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