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组织组织划分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0:46:36
非正式组织的划分可以从两个关键维度进行考察,即"安全性"和"紧密度"。"安全性"衡量组织的正面作用,如增强凝聚力、促进沟通和目标实现,反之则是负面的,如阻碍变革和人才流失。"紧密度"则关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高紧密度代表有固定成员、计划和领导,而低紧密度则相对松散。
将这两个指标作为坐标轴,我们可以将非正式组织分为四类:消极型,既不安全也不紧密,组织内部缺乏统一领导,存在多个小团体;兴趣型,虽安全但不紧密,由共享兴趣组成,成员间互动主要为娱乐;破坏型,紧密但不安全,形成抗衡力量,为团体利益牺牲组织利益,不接受正式领导;积极型,既积极又紧密,如日本本田公司的QC小组,员工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可能在特定条件下转变为破坏型。管理者需明确组织内的非正式结构,评估其类型及其领袖的素质,关注核心成员对正式组织角色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的考量,可以为有效监控和管理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度和潜在风险提供基础。
扩展资料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人们在正式组织所安排的共同工作和在相互接触中,必然会以感情、性格、爱好相投为基础形成若干人群,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头头”,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上一篇
没有基础,可以学厨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