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的哪些问题,造成了监理的口碑不佳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20:05:29
一、公司挂靠非正规
土木资质挂靠乱象同样渗透到了监理行业。某些监理公司本质并不存在,完全是借大监理公司资质挂靠中标,随后再行监理之事;为某个工程项目而生,又随其竣工解散而散。整个过程完全是借壳生蛋,是一彻头彻尾的皮包公司。
此类监理公司,当然利益第一,至于关乎工程质量、进度等等具体职责问题,自然是得过且过。一来确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东西可拿得出手;二来即便知道些许也懒得去说,--只要混得过工程结束,顺利拿钱就万事大吉。
二、输出人员素质差
纵观某些监理单位,人员组成要么是刚大学、甚至中专技校毕业几乎对工地一无所知的学生,要么是步履蹒跚满头银发已然离退休的非监理行业老土木人员,而年龄在30-50岁阶段的中青年人员却不多,--这是一种行业怪象,此处不再展开赘述。上述从业人员总体来讲,职业水平和职业操守均较低下。
而实际上,监理是一个入职门槛很高的职业,监理工程师也是一种不易考的职业资质。但所有这些基本能力条件在这些监理公司眼里,都变成了天边浮云。被抓挑的上述人员根本没受过任何正规的监理培训,要么基本技术能力没有,要么能力走偏、不知如何做好监理,甚至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为各参建单位所不齿。
三、随意压榨待遇成本
在土木市场利润日益透明化、摊薄化的今天,某些监理单位即从监理人员的薪资待遇、这个最不该削减的成本上狠命削减成本,以抬高自身利润空间。这也是为何会出现上述监理人员组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基本一无所知的年轻人工资成本当然不会很高,待到其学的差不多该涨工资时,直接撵走再招下一拨即是;离退休老人不用缴纳社保等其他额外费用,只要工资开的适当比其退休工资高点,双方即可皆大欢喜。这就是赤裸裸的刻薄节省工资成本。
此外,工程监理费中虽包含现场监理的各项基本花销费用,但于工地实际中,很多监理公司却会尽量少花或不花这笔费用。现场监理的吃住用行等等一切,但凡能让施工单位出的则尽量让施工单位出。于施工单位来讲,这也正中下怀,刚好花钱买个平安,--现场监理在业主面前可能没啥地位,但真想找起自己麻烦来却也能让你不爽半天。于是上有监理本部压榨,后有施工单位送怀,两相夹击之中,自身再稍有动摇,吃拿卡要终于完成了开启模式;更有部分监理,将此变得越为顺水,明目张胆各种暗示,借工程质量之名、行中饱私囊之事,最终监理口碑被搞得乌烟瘴气、一败涂地。殊不知,此归溯源头更大却在监理公司自己。
其实国内大部分监理公司还是很负责任、能背负企业使命感并确为土木建设做出了巨大不朽贡献;但对部分无良例外,我们要共同联合喊打起来,使之变成过街老鼠,最终无处遁形。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