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危险、有害因素如何分类

根据GB/T 13861-1992标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被划分为六类。以下是各类别的详细描述: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 设备设施缺陷:包括强度不足、刚度不足、稳定性差、密封问题、应力集中、形状缺陷、外露运动部件、操作缺陷、制动缺陷、控制缺陷以及其他设备设施问题。

2. 防护缺陷:涉及无防护、防护装置缺陷、不当防护、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足以及其他防护问题。

3. 电危害:包括裸露带电部分、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以及其他电相关危害。

4. 噪声危害:涵盖机械噪声、电磁噪声、流体动力噪声以及其他噪声问题。

5. 振动危害:涉及机械振动、电磁振动、流体动力振动以及其他振动问题。

6. 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等)和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

7. 运动物危害:包括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石滑动以及其他运动物相关危害。

8. 明火。

9. 高温物质:可能导致烧伤的高温气体、液体或固体。

10. 低温物质:可能导致冻伤的低温气体、液体或固体。

11.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或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 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基础下沉、安全通道缺陷、照明不足、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以及其他作业环境问题。

13. 信号缺陷:涉及无信号或不当的信号设置、位置、清晰度等问题。

14. 标志缺陷:包括无标志、标志不清晰、不规范、位置不当等问题。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质:包括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等。

2. 反应活性物质:如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强还原剂。

3. 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粉尘与气溶胶等。

4. 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液体、固体等。

5. 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

2. 传染病媒介物。

3. 致害动物。

4. 致害植物。

5. 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 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

2. 健康状况异常。

3. 禁忌作业。

4.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等。

5. 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等。

6.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等。

2. 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等。

3. 监护错误。

4.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1. 搬举重物。

2. 作业空间限制。

3. 工具不合适。

4. 标识不清。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