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保护率作用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2:26:57
当一个产业的产品进口名义关税率高于其原料的进口名义关税率,那么该产业的有效保护率会超越名义保护率。相反,如果两者税率相等,有效保护率则与名义保护率持平。当产品进口关税低于原料关税时,情况则有所不同。
从有效保护率的视角来看,国家可以设计一种“瀑布”式的关税梯度,即随着产品加工阶段的降低,名义关税率也随之降低。同时,必须避免出现负有效保护率,这意味着如果中间投入的关税过高,会抵消对最终产品的关税,甚至导致最终产品价格低于中间投入,形成实际价格为负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可以通过降低整体关税水平,实际上增强对国内生产者的保护。根据有效保护理论,保护性关税的效力并不单纯依赖于高名义税率,它与降低关税并不冲突。也就是说,降低关税并不妨碍实现产业保护。
然而,要实现有效保护,不仅需要降低关税,还必须配合有效的制度结构设计和产业结构布局。有效的关税结构安排与产业结构安排是实现有效保护的关键支撑和基础。
扩展资料
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