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牙齿特点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2:57:43
大熊猫的牙齿在口腔中排成上颌和下颌两列齿弓,依据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切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大熊猫的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上门齿呈弧形排列,下门齿呈一横列,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犬齿的齿根粗大,齿冠较短,齿尖不算锋利。第一对前臼齿极小并有一侧或双侧缺失的现象,第二对上前臼齿呈半斜位,第三、四对上前臼齿的齿冠呈棱形。
大熊猫的牙齿构造复杂,接近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臼齿咀嚼面宽大且约呈长方形。大熊猫臼齿后移,左右上臼齿列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颔臼齿列的间距。大熊猫的牙齿与其他食肉类动物不同,却与草食性的有蹄类动物相似。
进食方法
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吃竹叶。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