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第二个字是入的成语

先入为主、想入非非、病入膏肓、深入浅出、误入歧途、陷入僵局、量入为出、渐入佳境、遁入空门、深入人心、尽入彀中、沁入心脾、深入骨髓、打入冷宫、悖入悖出、恨入骨髓、虎入羊群、马入华山、蛇入鼠出、病入骨髓、细入毫芒、出入人罪、耸入云霄、先入之见、痛入骨髓、鼠入牛角、鸟入樊笼、出入生死、故入人罪、景入桑榆

1、先入为主

【解释】: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自】:《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示例】:见长幼尊卑之节有一定不易之理,~,故后起之私心,终有所顾忌而不敢逞。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2、想入非非

【解释】:非非:原为佛家语,表示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出自】:《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

【示例】:当下~,一头说一头要弄计赚骗缪寄萍的书。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二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3、病入膏肓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示例】: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

4、深入浅出

【解释】: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示例】:这篇文章写得深入浅出,使人爱看、易懂。

【出处】: 清·俞樾《湖楼笔谈》六:“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5、误入歧途

【解释】: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