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育孩子,孩子受母亲影响很大的名人事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1:34:21
奥巴马,
鼓励奥巴马追寻根
安也是个理想主义的严母,对孩子寄望很高,从小教导奥巴马做人要诚恳、坦率、有主见。在印尼,她凌晨四点钟就要儿子起身,赶在上学前给他上函授课程。她也经常带民权运动的书籍、美国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马哈利娅·杰克逊的录音,以及马丁·路德·金的讲稿回家,要让奥巴马耳濡目染。打从两岁以后,奥巴马甚少见到生父,是母亲鼓励他追寻自己黑人血统的根。当奥巴马要求留在夏威夷完成中学学业,不愿跟随母亲回返印尼时,纵有万分不舍,安还是答应了。
和奥巴马同母异父、相差9岁的马娅透露,那是母亲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马娅说:“她总觉得,在陌生的领域闯荡,我们有可能偶然在顷刻间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一面。那就是她的人生哲理——不要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要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的事物。”
母子关系密切
和安熟络的人都说,奥巴马的自信、魄力和拉近不同社群的能力,以及面对强势女性能处之泰然,在在反映了安的影响力。他们母子俩虽然有大半段时间远隔重洋,但始终关系密切。奥巴马也承认,他有今天的成就,母亲居功至伟。
奥巴马曾表示,自己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母亲临终时没有守候在她身边。那是1995年的事,奥巴马生平第一次竞选公职,53岁的安死于卵巢癌。奥巴马被媒体询及时透露,他最宝贝的珍藏是一张在夏威夷瓦胡岛南岸悬崖上拍摄的照片——安的骨灰就撒落在那里。
奥巴马在回忆录《来自家父的梦想》序文中这么写道:“我有时会想,当初要是知道她斗不过病魔,也许我会写不同的东西——较少沉思于那个不在身边的家长,较多去赞颂在我生命里唯一保持不变的人。”
奥巴马忆述,母亲担心被病魔拖穷更甚于如何治好病;即使在她最黑暗的日子,她还是努力帮助两个孩子继续往前走。
朋友和同事口中的安是一名聪明绝顶、不畏权势、敢爱敢言、人缘极佳、对异己有莫大包容胸怀的性情中人,有幽默、不拘小节的一面,也有固执而刚烈的一面。
在妇女世界信贷会和安共事过的信贷会前主席南茜·巴里说,安是一个思想家,没有野心,但却深切关注各种核心问题,并敢于向权贵直言。
少女时期的安已有开阔的世界观,她从不跟“平头装的白人男孩”约会,对婚姻的态度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不过,她从未背叛两名前夫,一直鼓励孩子和他们的父亲维持感情。她在阅读奥巴马的回忆录草稿时,对儿子刻画她的部分只字不评,却急于解释或维护奥巴马父亲的一些缺点。
为福特基金会工作期间,不论是在雅加达的办公室或住家,安总有川流不息的访客,而且都有来头,不是人权组织的领袖,就是妇女组织的成员,再不然就是基层社群的代表,即使不是深交,这些人一到雅加达必定上门造访。
马娅给母亲的一生做了这样的总结:“她决意要给后人留下一生贡献的回忆,她认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衡量一个生命价值的真正尺度。”
上一篇
成人高考文史类有什么专业
下一篇
哪些大学有计算专业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