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高考降分录取

在每年的高考录取过程中,总有一些考生因为分数不够批次线或志愿填报不当等原因,未能顺利被录取。那么,对于这些“落榜”考生,是否还有机会重新获得录取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补录机会为他们提供了重新被录取的可能性。

补录,即征集志愿,指的是在某批次招生任务未完成的院校专业组,会在投档结束后,公布剩余计划,供考生重新填报志愿。每一轮投档结束后,总会有一些考生未能被录取,补录就成了他们获得第二次录取机会的“救命稻草”。

院校专业组出现缺额的情况通常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报考人数不足、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或单科成绩不达标而被退档,以及部分高校追加招生计划。在补录过程中,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专业选择、身体条件以及单科成绩都会成为影响录取的关键因素。

补录的分数线通常与原批次的分数线有所不同,如2019年至2022年广东本科批普通类补录未降分,而专科批补录则有20-40分的降幅。2023年则有所不同,本科批经历了两次补录,其中第二次物理和历史类分别降5分,而专科批补录未降分数。对于已经填报了专科批志愿的考生,仍有机会参与本科批补录。若在本科批补录中被成功录取,则后续专科批志愿将失效;若未被录取,则仍可继续参与专科批的投档录取。

参加补录的计划除了填报人数不足外,还包括在第一次投档中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或单科成绩不达标等原因被退档的考生所造成的缺额。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填报补录志愿,补录的录取结果通常在补录投档后的一两天内公布。

此外,2023年本科提前批补录的条件也有所不同,包括了对军队院校、公安院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提前批非军检院校、美术类统考合格等考生的特定要求。补录投档情况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分类统计和公布。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兴趣、专业选择以及院校的录取情况,合理规划志愿顺序,以提高补录成功的机会。同时,了解和关注补录政策和条件变化,及时调整志愿填报策略,也是成功补录的关键因素之一。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