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药理毒理

瑞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其独特之处在于,人体内约一分钟内即达到血-脑平衡,组织和血液中的迅速水解特性使得其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与传统芬太尼类药物明显不同。其镇痛作用剂量依赖性显著,与催眠药、吸入性麻醉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用时表现出协同作用。瑞芬太尼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作用可被纳洛酮拮抗,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增加可增强其镇痛效果。盐酸瑞芬太尼的静脉注射(30μg/kg,1分钟内)不会引起血浆组胺浓度的升高。

瑞芬太尼的遗传毒性评估结果表明,其在原核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基因断裂试验(CHO细胞)和小鼠微核试验中均未显示出阳性结果,但在有代谢活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体外小鼠淋巴细胞试验出现了致突变作用。瑞芬太尼的生殖毒性研究显示,0.5mg/kg剂量(相当于临床最大推荐人用剂量的40倍)连续静脉注射70多天,对雄性大鼠的生育力造成影响,而雌性大鼠在交配前15天内注射1mg/kg剂量,生育力未受影响。在大鼠和家兔分别注射5mg/kg和0.8mg/kg剂量(相当于临床最大推荐人用剂量的400倍和125倍)时,未观察到致畸作用。注射放射性标记的瑞芬太尼后,怀孕兔和大鼠发现其可通过胎盘并进入胎仔体内。大鼠围产期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mg/kg剂量(相当于临床最大推荐人用剂量的400倍),对F1代大鼠的存活、发育和生殖能力未见明显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甘氨酸作为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的辅料,曾被发现可导致犬类兴奋激动、疼痛、后肢功能失常和共济失调。然而,此类动物表现与瑞芬太尼制剂的静脉注射给药过程无关。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