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子午流注—人体经络循环图

子午流注理论源自中医,将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对应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在一天的12时辰中,气血沿着十二条主要经脉、奇经八脉和经络系统循环流注,展现盛衰开合的规律。春季气暖,气血由下向上移动;夏季气热,气血向外表聚集;秋季气凉,气血由外向内转移;冬季气寒,气血向内聚集。温度变化影响经络的传播距离和速度,温度高时经络传播远且快,温度低时则近且慢。子午流注揭示了人体与时辰的密切关联,到某一时辰,人体相应脏腑会有特定反应。

古代的时辰与现代时间不同,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每个时辰都与中医十二经脉中的一经相对应。任脉与督脉,一为阴脉之海,一为阳脉之海,同起于胞中,具有调节全身经脉经气的作用。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再上行至下唇内,环绕口唇,与六阴经有联系。督脉起于胞中,沿脊柱上行,络脑,并沿头部正中线,至巅顶,与足三阳经、阳维脉相交会,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督脉还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与脊柱和脑有密切联系。

不同时辰对应不同经脉的活动,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寅时(3-5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