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李斯特氏菌生物学特性

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1.0-2.0μm,形态特征为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有时也会呈现球状或双球状。它是兼性厌氧菌,无芽胞,通常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在陈旧培养中,菌体可能变成丝状并显现出革兰氏阴性。该菌拥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周毛易于脱落。

在培养特性方面,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对营养要求不高,适宜在20-25℃的条件下生长,有动力。在穿刺培养下,25天后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显微镜下可见其特有的翻跟斗运动。菌落生长范围广泛,从2-42℃,最适温为35-37℃,在pH中性至弱碱性、氧分压略低、二氧化碳张力较高时生长良好。在特定盐浓度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和生长特征各异,例如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菌落颜色会呈现兰色、灰色或兰灰色。

在生化反应上,李斯特氏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能发酵多种糖类,如葡萄糖、乳糖、水杨素等,且产酸不产气。然而,它不能发酵木糖、甘露醇等特定糖类。在血清型分类上,依据菌体和鞭毛抗原,共分为13个血清型,其中1/2b、1/2c、3a、3b、3c、4a、1/2a和4b型较为常见,这些血清型与致病性有关。

尽管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粪便等环境中存活,但李斯特氏菌对理化因素如高温、酒精、酸碱等有一定敏感性,60-70℃高温下5-20分钟可致死,而70%酒精、2.5%石炭酸、2.5%氢氧化钠和2.5%福尔马林在几分钟内就能有效杀死该菌。在抗生素方面,李斯特氏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

扩展资料

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