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发展过程

温州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国学大师孙诒让倡议,经温处道童兆蓉和温州知府王琛推动,中山书院被改建为温州府学堂,后历经更名,成为浙江第十中学堂、第十中学校和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温州师范学堂在旧校士馆建立,孙诒让担任总理。学堂发展为温州师范学校和浙江第十师范学校。1923年,根据壬戌学制,十师与十中合并,继续沿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的校名,直至193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温州中学。

抗战期间,学校因战事多次迁移,直至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合并了省浙东第三临时中学。1949年解放后,温州中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遵循“为工农服务”的方针,进行教育改革和全面发展教育。1953年,学校成为全省重点中学之一,1954年进一步朝着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原则转变。

1958年,学校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探索社会主义办学,1961年至1963年,学校在“八字方针”和教育条例的指导下,逐步提升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受严重破坏。1976年后,拨乱反正,学校重新成为省、市重点中学,并持续发展。

1985年,温州中学复名浙江省温州中学,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推进现代化教育。1992年被评为省先进学校,1995年成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02年,学校搬迁至梧埏新校舍,致力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