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理解“递延所得税”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10:44
我对于递延所得税(deferred income taxes)和递延所得税负债(deferred tax liabilities)的理解已经非常深入,但仍觉得难以完全掌握。勤勤,你有什么好方法能把这个概念讲得更加清晰易懂呢?难度星级:三级
一、通过“时间差异”理解递延所得税
我们先回顾一下会计报表上的一些有趣项目:应收账款、递延收入和预付费用。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时间差异”,这是在会计权责发生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
在利润表中,我们记录了收入,但现金尚未收到,因此产生了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我们记录了预付给供应商的现金,但实际费用尚未发生,因此产生了预付费用;我们预先收取客户的软件使用权费用,但收入需要逐月记录在利润表上,因此产生了递延收入。
收入和费用的记录与现金实际流入流出在时间上不是同步的,这就是所说的“时间差异”。这种差异同样可以发生在所得税之上。
在实际中,公司实际申报和缴纳税款的数字和在财务报表上显示的数字是有差异的。
企业会享受一些税收优惠免缴政策,加倍税前扣除一部分成本费用等,而利润表的编制是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并不会考虑上述这些税法上的特殊规定。因此,公司并不是按照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缴纳税费。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递延”。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看作是企业在融资
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看作是公司的一种变相融资方式。
公司常见的融资方式有:银行贷款,变卖资产,发行股份等传统方式。公司还有一些间接的融资方式,比如通过应付账款占用上游供应商的资金,国美电器与亚马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亚马逊的分析可以参考《“姐夫”苦心经营20多年的亚马逊还不如余额宝赚钱?》。
国美占用家电制造商的货款拿去拓展门店;微软提前收取客户3年的软件使用权费用。
另外还有一种很隐蔽的,通过合法的税务筹划减少税负,要么完全减少公司的现金流出,要么延后公司的现金流出(这种情况下公司最终还是要支付那么多税款,只是按照早收晚付这一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尽量延后支出现金。成本越在后期支付,现值成本就越低)。
三、最常见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方式
减少税负的一个常见的方式是改变资产的折旧方式。
我们假设楷楷公司花300万元购买了一台三维打印机,可以使用3年,最后残值为0,那么每年折旧100万元。这是公司在会计上通常的处理方式。可是楷楷公司在报税的时候打起了小算盘,想延后支付一部分税款。
这台三维打印在头一年中非常有用,使用频率很高,但后2年由于技术进步,它会变得陈旧,可能那时候楷楷公司又购买了新的三维打印机,这台打印机的使用频率自然会降低,公司希望折旧由多到少。
显然楷楷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头一年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多一些,后每年扣除的折旧费用少一些。
这样一来,头两年就可以少缴所得税(因为多扣除了折旧,应纳税所得额比起会计上的净利润减少了),虽然后两年会比按会计上的净利润计算多缴所得税(因为少扣除了折旧,应纳税所得额比起会计上的净利润增加了),但最终达到了晚付税款的目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楷楷公司这3年支付总的所得税在会计方式下和税法方式下是一样的。但是在会计方式下,每年支付的所得税是均匀的;在税法方式下,所得税支付逐年增加,第一年支付得最少。
四、递延所得税(负债)与企业现金流的关系
搞懂了递延所得税的本质,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它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如今是一个现金为王的世界,企业赚取的利润再多,如果没有真金白银做支撑,也是纸上富贵。因此,搞懂递延所得税和企业现金流的关系非常重要。
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化理解成,递延所得税负债类比应付账款。
在《彻底理解“营运资本”》这篇系列文章里面勤勤提到了企业应付账款增加,会提高企业的流动负债,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额外资金。那么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让企业当期获得了额外的资金(实际上是企业延期支付的税款)。
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提供资金。
上述楷楷公司的例子我们只用了一个资产举例,第一年企业可以用少付的20万去做投资和扩大经营,相当于从政府那里借了无息贷款,第三年结束再还上。
实际中,企业持续经营,不断拥有新的资产,也会不断有新的递延所得税产生。就像企业不断有新的应付账款产生一样,让企业源源不断延期支付本应该是供应商或政府的资金。延期支付的资金可以拿去投资和扩大经营,只要保证资金这个大池子里的水不干枯,企业不出现流动性风险,那么企业就有能力滚动占用本属于他方的资金。突然我想到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在下面的间接法现金流量表中,有递延所得税负债情况下企业获得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比无递延所得税下多20,意味着企业在当年可以多支配20的资金,这对企业是有利的。
五、要点总结
公司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与公司实际支付的所得税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一区别是由于会计权责发生制下的“时间差异”产生,所以就产生了“递延”的效果。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其他短期流动负债一样,都可以成为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其实质正如名字所称,是一项负债,未来是要“还上”的。
多种情况下会产生这种暂时性的差异。最常见的就是会计上的折旧与税法上的折旧的差异。税法上加速折旧,节约了当期的资金流出,反映了现在的资金比未来的资金值钱这一货币时间价值。记住一点,这种暂时性差异是“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递延所得税(负债)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实现“晚付”。
当然也有永久性的差异产生,比如税收政策上对某些费用加倍扣除、政府优惠减免税款等,当期节约的税款以后不用补缴。这个知识以后有专门的文章来讲。
另外,公司也会有“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其概念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恰恰相反:公司当期多付了税款,今后有权利少付给政府税款,这项权利就成为公司的资产。只要税法上资产的折旧额逐年增加,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减少企业当期的经营性现金流。
全文毕,觉得理解不那么痛苦了,给勤勤点个赞吧。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