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杜鹃花科化学成分

杜鹃花科的化学成分包含了多种化合物,主要分为四类:

首先,多酚类化合物和丹宁类广泛存在,其中包括白花色苷(leucoanthocyanin),黄酮醇(flavonol),如儿茶酸(catechin)和没食子鞣质(gallo-tannis)等。逆没食子鞣质(ellagitannin)和缩合鞣质(condensed tannins)也是常见的存在。

其次,三萜类化合物如游离的熊果酸(ursolic acid)也在本科植物中有所发现。

更值得注意的是,二萜类化合物,特别是杜鹃属、马醉木属、木藜芦属、珍珠花属及Kalmia、Andromeda、Chamaedaphne、Pernettya等属内的毒素,如木藜芦毒素-Ⅰ(grayanotoxin-Ⅰ)、去乙酰基梫木毒素(grayanotoxin-Ⅲ)和去乙酰基脱水梫木毒素(grayanotoxin-Ⅱ),尽管有毒,但也为这些植物增添了独特的化学特性。

在一些种类中,还含有挥发油,它们为植物赋予了独特的香气。

杜鹃花科植物不仅因其美丽的外观受到欢迎,如杜鹃属、树萝卜属和吊钟花属等,其木材在工艺上也颇具价值,质地致密。此外,杜鹃属和白珠树属的一些品种能够提取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在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扩展资料

杜鹃花科,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较大的1科,木本植物,大多常绿,少数落叶,陆生或附生。不具托叶。共50属,约1300种,主产南非和中国西南及西部,中国有14属,718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