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4:00:46
四川乐山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峨眉武术、峨眉山佛教音乐、向家班狮舞等等。
峨眉武术:据史料记载,源自峨眉山的峨眉武术源于殷商,成于南宋,经过峨眉山的道、儒、佛等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的相互融合、渗入和斗争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既具佛门禅功,也含道教气功,是中华武术之一大瑰宝。
峨眉山佛教音乐:东汉时,峨眉山佛教音乐随佛教传入峨眉山,是峨眉山僧人千百年来在进行佛教仪式的过程中,经过集体丰富完美,通过口传心授而保留下来的寺院音乐,唱词大多采用旧式词牌的格式,调式以宫调式和徵调式为主,旋律给人以清静、庄严、肃穆之感。
向家班狮舞:家班狮舞经过两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坚持细致研习狮子的生活特性,吸取其精华,注重对狮子跳、跃、翻、滚、扑等代表性动作进行艺术加工创新,比较完美地表达了狮子喜、怒、哀、乐的情绪,形成了向家班狮舞灵活、生动、雄壮、健美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公约》第四章在国际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由缔约国成员选举的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提名、编辑更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项目和活动。
截至2022年12月1日,教科文组织2003年《公约》名录共收录676项遗产项目,对应于140个国家。其中,急需保护名录76项,对应于40个国家;代表作名录567项,对应于136个国家;优秀实践名册33项,对应于31个国家。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