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妙峰山古香道的概述

从明末至清、民国时期,中国北方京津地区香火最为旺盛的的宗教场所,应该就是以供奉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为主的妙峰山娘娘庙了。因其山顶的娘娘庙(碧霞元君祠)内有一高大的岩石独立,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闪光,所以人们称为“金顶妙峰山”。清康熙皇帝也赐封“金顶妙峰山”。现此石上书写有“金顶妙峰山”五个大字,石旁有一巨大“金顶松”挺立。妙峰山的娘娘庙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代。其庙会在明清及民国时期,是京城最盛的庙会。届时,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北至东北三省,西至山西、陕西,南到广东、广西,全国各地以及日本、东南亚各国的香客信徒们,纷纷前来“朝顶进香”。各路的香会、花会、茶会等民间组织,更是蜂拥而至,各显其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西北八十余里,山路四十余里,共一百三十余里。地属昌平。每届四月,自初一日开庙半月,香火极盛。---庙在万山中,孤峰矗立,盘旋而上,誓如绕螺,前可践后者之顶,后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奇观哉!”而当年去往妙峰山进香的古香道有多条,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应该是起点位于北安河的这条中北道。在《燕京岁时记》一书中,这样写道:“进香之路日辟日多。---近日之最称繁盛者,莫如北安合(河)。人烟辐辏,车马喧闇,夜间灯火之繁,灿若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以金钱计之,亦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假于天下矣”。

1925年著名民俗学者顾颉刚先生以妙峰山及其古香道为基地,开创了中国近代民俗学研究野外调查的先河,是中国近代民俗学野外调查研究的发祥地,因此这条古香道一直为中国民俗学界所关注,并不断有民俗学者考证和研究,留下了许多研究这条古香道的学术专著。其中著名的有奉宽的《妙峰山琐记》、顾颉刚的《妙峰山香会调查报告》,金勋的《妙峰山志》以及近年常华的《妙峰香道考察记》等等,这些都为今人研究妙峰山及其古香道的民俗活动留下了宝贵财富。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