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生命28000天,你还剩多少天

这段时间公众号停更了好久,一方面是在大量学习保险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想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规划问题。

最近看了一本书《28000天》(桑杰 托拉尼著),他把人的平均寿命76.7岁(28000天),分成了4个阶段,0~20岁,20~40岁,40~60岁,60岁~80岁,每个20年≈7000天。

0~20岁,第一个7000天。 我们大部分处于学生状态,年少轻狂,桀骜不驯,这个阶段正处于不断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大部分人都没有收入能力。

20~40岁,第二个7000天。 我们会拥有第一份工作,会结婚,会有孩子,房子和车,而立之年的人生充满了欢乐和希望,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几乎都在这个阶段奠定基础。

40~60岁,第三个7000天。 这个阶段正处于积累财富、壮大事业的过程,我们可能会换工作,有更多更好的房子和车。我们的孩子也将踏入社会,我们的父母也已经步入老年,不惑之年会隐约觉得有一些危机感。

60~80岁,第四个7000天。 这个阶段正处于退休养老、无法继续挣钱的过程。虽然进入退休期,儿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总算可以一身轻松了,但是我们的主动创收能力逐渐降低。

如果以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我的人生,突然心情就变得沉重起来,过去的30多年就这么过去了,既成事实、无法改变的过去了。

有太多的事情如果重来一次的话,我相信可以处理得更好, 成熟的代价就是一次次的遗憾和教训换来的。

面对未来,我仍然发现还有很多的问题等待我去解决,甚至有的问题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年少时不知珍惜时间,大把大把的时间不知耗散在了何处。

学生生涯学习其实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目的,没有意识去主动学习;工作了忙忙碌碌,更没有时间去学习。

这几年通过学习践行,终于摸索到了一些可以长期积累的方法,越发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

看别人写文章厉害,拍短视频厉害,销售厉害,自己不知不觉就会焦虑起来。

想学投资理财,想学保险规划,想学社群运营……想学习研究的东西太多,有一种浑身发力,力量却被耗散的感觉。

所以,这段时间的休息调整,也是一个减负聚焦的过程,学会做减法,把时间精力集中在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上,我后面会将读书、学习、输出的内容聚焦在个人成长和财富规划上。

从4年前刚离开部队时心高气傲,想大干一场的飘飘然,到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不成功的茫然与焦躁,再到现在找到方向以后,一步一个脚印的淡定与充满希望。

虽然离时间自由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我已经在做时间自由之后想做的事情了,内心就会变得平和、富足。

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比亲密关系更牵动人的情感,它既让我们觉得温暖,又让我们受伤。

夫妻关系这门学问上投入多少时间,付出多少精力都值得,因为老婆不安抚好,哪有心情学习,哪有思路写作,哪有状态锻炼,哪有资本投资……这是我结婚这些年来最大的感悟。

很早之前就看过《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虽然知道女人的思考方式和男人不一样,但真真切切处在那样的情境下,男人的面子和自尊心总是会出来捣乱,小火苗没及时扑灭,结果越发不可收拾。

两次冬天被赶出家门的经历,以及印象笔记里保存的若干“检讨”,让我深刻的理解到“要把事故扼杀在摇篮”的道理。

虽然现在脸皮厚多了,哄媳妇的能力也强多了,不过仍然还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自从多了一个小生命,媳妇晚上经常看直播买衣服,衣服都够娃穿到好几岁的了。就跟媳妇抱怨,觉得买这么多衣服回来,顾不上穿太浪费,应该把这部分钱省下来去投资。

多说了几次结果就生气了,后来认真思考了一下,媳妇刚生产完不久,看直播购物是她的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花点小钱买得开心,也不会得产后抑郁,也算是一种很经济的方式。

追求财富增值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能为了最大化的财富增值,而牺牲了当下的生活。 追求幸福的过程本身也是幸福的。

哄媳妇的功力恐怕要持续练下去了,因为家庭和睦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宝宝出生后,尿布、衣服、玩具都是媳妇张罗的,也经常被媳妇数落,孩子出生到现在,当爸爸的到底做了啥。

我当然没闲着,第一时间给孩子配置了百万重疾险,高端医疗险和意外险,给他构建了足够安全的保障体系。

爸爸的爱深沉,妈妈的爱热烈。

孩子的出生,的确会给家庭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我工作学习的内容和节奏也得相应做出很大的调整。

笑来老师在《人生最重要的一课》提到过他教育孩子的指导思想,就是一切都以长期主义为指导原则,其他都不重要。

孩子能不能长期的学习、长期的锻炼、长期的投资,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陪伴和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所以从今以后,更没有理由不学习、不锻炼、不写作了。

终身学习、长期践行,不光可以雕刻自己的人生,而且可以教育影响下一代。

正所谓一份投入,两份收获。

我妈没有退休工资,只有农村合作医疗,老两口60多了也不敢停歇。

我妈经常跟我叨叨的是,再苦几年多攒点钱,不给你们添麻烦,就连来北京看孙子,都匆匆忙忙,生怕时间长了回去打的那份工丢了。

虽然他们不说,当儿的理解他们内心的纠结与矛盾,既想多抱抱孙子,又想着趁身体还能干的动,再多积累一些。

爸妈那个年代的人,一辈子苦惯了,脑子里从来没有享福这个概念。虽然我一直没能在他们身边,但这几年陆陆续续的布局,心里总算欣慰一些。

2018年把爸妈镇上的房子换成了市里的电梯房,解决了父母养老房的问题。2019年给父母配置了百万医疗险,解决了将来看病的问题。

我后面要努力的就是慢慢解决他们内心没有安全感的问题,也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的,有时间、有能力去享福。

中国人最忌讳讨论生死,但如果以宏观的视角来规划人生,最后这一环不得不去考虑,否则这样的规划不科学也不完整。

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提到,我们没法预测意外,但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风险的转移和防范。就像我们无法预测地震,但我们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级,以及做好应急演练。

父母年纪慢慢大了,将来行动不方便了,怎么赡养的问题我一点没有考虑。如何面对亲人的疾病和死亡,我一点心理准备没有。

意外情况下自己不在了,如何保证资产的安全,以及保证父母、妻儿的生活最大程度的不受影响……

这些问题,未来都需要我慢慢去思考和规划。

28000天,我已经走完了13808天,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后,才开始以宏观的视角审视过去,展望未来。

28000天,我还剩14192天,我希望能活得更清楚些,合理的规划未来的生活。

珍惜自己一步步成长的时光,

珍惜和爱人点点滴滴幸福的时光,

珍惜孩子一天天长大的时光,

珍惜父母一天天变老的时光,

珍惜那些永远回不去的时光……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