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读人物生平
- 培训职业
- 2025-05-03 23:22:52
吴可读,出身于浙江处州,明初随扈肃庄王就藩至兰州,世代耕读。性颖悟,好学不倦,记忆力超群,读书常过目成诵。在刑部治狱精敏,诵律文万千言不遗一字。能诗善文,下笔千言,一挥而就。道光十五年考中乙未恩科举人,寓居北京八年,为求功名,屡赴会试,未中,后以大挑举人的身分,被任命为伏羌县学训导,道光二十八年赴任,并被聘为朱圉书院山长。道光三十年,再赴京师会试,考中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咸丰九年,分校顺天乡试,以秉公选士闻名。次年,因母丧归兰,被聘为兰山书院山长。其间奉旨帮办甘肃团练,服阕后,赴北京补原官,迁吏部郎中,转河南道监察御史。
吴可读在任御史时,多次上疏言事,直声震动朝野。两疏最为有名,针对各国使节不断要求觐见清帝的现实,他提出不应强令行跪拜礼,应随各国礼俗以示宽大,避免争论末节小事以损害国家利益。还痛陈乌鲁木齐提督成禄有十可斩之罪,五不可缓之势,虽言辞戆直,被降三级而归里。陕甘总督左宗棠却对他优礼有加,礼聘为兰山书院山长。光绪二年起复为吏部主事,以尸谏直声震天下。当时,同治帝去世,慈禧为维护专权,立妹夫醇王子载湉为帝,吴可读谏诤不听,继以自缢。他的尸谏虽然没有挡住慈禧的垂帘听政,却开创了晚清京官不避权贵,直言敢谏的风气。吴可读在各地教职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主讲朱圉书院时,从表彰乡贤的业绩着手,克服甘肃诸生的自卑心理,鼓励勤奋向学,提醒注意观察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他还善于借用形象的事物讲解抽象的事物,以伏羌大像山的地势特点为喻,讲解文章起承转合的章法问题。注重用言传身教来磨砺诸生的品操,使之成为刚直不阿的人才。安维峻考中甘肃分闱后首次乡试的第一名,后任御史,以弹劾投降派李鸿章,权阉李莲英,语侵慈禧太后而名垂青史。
原先甘肃乡试与陕西合并举行,举院在西安,路途险远,费时费钱,影响文教事业的发展。光绪元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准甘肃分闱乡试,但无举院,吴可读大力协助左宗棠,从各州县募集白银五十万两,建成甘肃举院,使众多寒士能够就近赴试,文教事业得到发展。左宗棠64岁生日时,吴可读撰一寿联赠左,寿联不仅概括了左氏的事功,对仗工稳,左氏激赏此联,大喜开怀。吴可读关爱幼小生命,倡建牛痘局抵御天花传染,为儿童健康带来福音。吴可读的奏章诗文联语收入《携雪堂全集》中。
扩展资料
吴可读(1812-1879),字柳堂,汉族,甘肃兰州人。性颖悟,善诗文。以筹建甘肃贡院、尸谏慈禧太后名震朝野。
下一篇
中山三乡职高学校怎么样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