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尺简介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22:22:52
戒尺,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两种含义。首先,它在佛教中象征着一种法器,通常由两只木块制成。仰置的木块长七寸六分,厚六分,宽一寸一分,四边有缕面;而俯置的木块则稍小,长七寸四分,厚五分,宽同样一寸,上面也有缕面。木块中央竖立着一个木钮,用于敲击下木。这种“尺”在佛教仪式中使用,如皈依、剃度、传戒和说法,以及瑜伽焰口施食等。然而,现代僧伽们的用具已经简化,多为一条长约四五寸,宽厚约一寸一分的木块,主要用于敲击几案,与传统意义上的戒尺不同。
其次,戒尺在古代私塾中也有特定的含义,是塾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工具。特别是在晚清时期,随着西学和新学的兴起,传统学问在新式学堂中逐渐式微,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私塾制度的消亡,使得私塾先生和“戒尺”一同退出了历史舞台。那时的记忆,如学生因为记不起来课文而被竹板打肿手掌,甚至母亲在一旁看似支持的哭喊,这些都成为一代人难以忘怀的“创伤记忆”。
扩展资料
戒尺,拼音:jiè chǐ ,基本解释,ferule;teacher's ruler for beating the students 旧时老师用以责打学校儿童的用具。详细解释:1. 佛教戒师向僧徒说戒时的用具,两块长方形小木,一仰一俯,仰木在下稍大,用俯木敲击发声。《百丈清规·沙弥得度》:“设戒师座几,与住持分手,几上安香烛、手炉、戒尺。”,2. 见“ 戒方 ”。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