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是否应当报名兴趣班成了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个人见解倾向于支持家长关注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但不主张同时报读多种兴趣班,因为这样可能会失去“兴趣”的意义,并且可能影响学业。从我的亲身体验来看,在大宝的培养过程中,我曾通过各种途径给他报读了10多个兴趣班,结果却是花费不少,但所学皆皮毛。这些经历成为了我用金钱买来的教训。

到了二宝时,我决定不再盲目跟风报班,而是根据孩子的特质和兴趣,给他报读了一门口才兴趣班。我发现他的确在这方面有所天赋,并且兴趣不减,因此一直坚持至今。目前,他学了两年多,每次站在舞台上,都展现出自信从容的风姿。无论是表演节目、担任小主持,还是接受电视台采访,他都从未流露出一丝胆怯。这门兴趣班带来的成长收益,令我深感满意。

对孩子的成长而言,适度报读1-2门兴趣班是可行甚至必要的。这不仅能让他们在文化课之外具备一些特长,对个人成长及未来融入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时代,学校会举办各种才艺活动,孩子具备特长,就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从而获得成就感和优越感,使原本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自信心得到提升。

心理学家Anne Bacus建议,如果孩子的学习压力来源于成绩,可以选择如漫画、油画等放松类兴趣活动;如果压力来自过多的作业,那么游戏类的兴趣活动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教学实践表明,兴趣广泛的学生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沉浸在喜爱的事情中时,内心的愉悦感能够有效缓解紧张和压力。

孩子将来步入社会,从事岗位工作时,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是立足之本,而某些特长则成为获得关注和赏识的加分项。孩子多一个兴趣,多一项特长,就意味着多一个社交圈的朋友和资源,也多了一个职业规划和实现理想的机会。

送孩子上兴趣班,使之成为特长,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孩子对一件事保持热情,并且坚持下来。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次心性的修行。当孩子感到厌烦或想要放弃时,家长需要给予陪伴和鼓励,帮助孩子燃起信心和斗志,克服惰性和困难,成就好的结果。这个过程,将成为孩子人生中宝贵的一课。

在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家长应当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以避免“入坑”:首先,兴趣班应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不应强加于孩子。在报班之前,应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喜好程度作出决定。其次,报读的兴趣班数量应精而不多,避免影响课内学习。通常情况下,小学阶段选择1-2门兴趣班已足够,中学以后能坚持1门即可。再次,如果孩子对兴趣班失去兴趣,家长不应逼迫孩子继续学习,而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教育,鼓励孩子不惧困难,不言放弃,帮助孩子重拾信心和动力。最后,选择兴趣班时应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避免过早接触超越年龄特征的兴趣班,以免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压力。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兴趣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课程,并始终以尊重孩子意愿为前提,确保孩子拥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