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消防袋形通道的长度规范是多少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单、多层建筑袋形走道的规定:

(1)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疗养院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其疏散距离为20M;耐火等级为三级时,其疏散距离为15M;耐火等级为四级时,其疏散距离为10M。

(2)学校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其疏散距离为22M;耐火等级为三级时,其疏散距离为20M;耐火等级为四级时,其疏散距离为10M。

(3)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四级时,其疏散距离为15米。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高层建筑袋形走道的规定:

(1)耐火等级为一级时,医院中的病房部分为12M,医院的其他部分为15M;

(2)旅馆、展览楼、教学楼为15M;

(3)其他民用功能建筑为20M。

扩展资料

一般在建筑物中的任何部位,最好能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尽量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为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方向,如果火灾时一旦出口被烟火堵住,其走道内的人员就很难安全脱险,容易造成堵挤等事故。

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要从房间等部位向外疏散,首先通过疏散走道,所以,疏散走道是疏散的必经之路,通常为疏散的第一安全地带。

疏散走道的设置要求:

(1)走道要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尤其不要往返转折,否则会造成疏散阻力和产生不安全感。

(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3)走道的结构和装修。因为走道是火灾时必经之路,为第一安全地带,所以必须保证它的耐火性能。走道中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并全部填实所有空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袋形走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疏散走道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