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税收政策及增值税申报表的一些问题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9:20:22
出口业务享受免税政策时,如何处理已抵扣的进项税?出口企业应区分是生产企业还是外贸企业。对于生产企业,出口业务享受退税政策时,其进项税直接抵扣;符合免税的,进项税不得抵扣,已抵扣部分需做进项税额转出。对于外贸企业,出口业务无论享受退税或免税政策,都免税,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生产企业出口业务符合免税政策的,进项税需做转出处理。对于不得抵扣的进项税,如能明确区分,可认证后不抵扣;如不能明确区分,可在抵扣后按当期免税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例转出进项税。
海运费及报关等运杂费的专票能否抵扣进项税?国际运费为零税率,取得专票的运杂费可抵扣进项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享受退税政策,或符合视同内销征税政策的,可抵扣进项税;符合免税政策的,不能抵扣。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不论是退税还是免税,都不得抵扣进项税;符合视同内销征税的,可以抵扣进项税。海运费是否可以抵扣需根据成交方式确定,若为FOB成交方式,由出口企业代为收取并代支付给货代公司或运输公司的国际运费才是代收代付;若为CFR、CIF等出口企业承担运输的出口业务,国际运费不应再作为代收代付。
生产企业的留抵税额能否用于退税?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采用免抵退办法,其退税以留抵税额为最大退税限额。留抵税额间接参与了免抵退的计算,当免抵退税额大于期末留抵税额时,应退税额为期末留抵金额;当免抵退税额小于期末留抵税额时,应退税额为免抵退税额的金额。
税负率如何计算?税负率衡量增值税税负,计算公式为累计实际应纳增值税税负率={【当年累计内、外销销售收入总额*适用税率-(当年累计进项税额-当年累计进项税额转出)】+【(期末存货-年初存货)*适用税率-(期末留抵税额-年初留抵税额)】+当年累计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当年累计内外销销售收入+(期末存货-年初存货)*(1+平均成本利率)}*100%。生产企业有进料加工业务的,需计算虚拟进项税额。税负率管理政策存在地区差异,有的地区不看税负率,而是设置免抵率作为参考。
外贸企业丢失进货专用发票抵扣联,如何办理退税?外贸企业采用免退办法,以采购货物的进货专用发票抵扣联为依据。若丢失抵扣联,可凭发票联复印件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或退税凭证。若丢失发票联,可凭抵扣联复印件作为记账凭证。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号明确了丢失抵扣联的处理办法,不再需要供货方开具《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对于电子专用发票,只需在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中查验通过后下载电子专票或找开票方要电子专票。
生产型出口企业如何计算当期城建税及教育附加?根据财税2005 25号文件,自2005.1.1起,经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生产企业计算附加的基数应为应纳税额和正式申报退税的免抵税额的合计数。例外情况下,上海企业及大连地区对零税率服务的免抵退办法产生的免抵税额不需缴纳附加。
需注意,税负率管理政策存在地区差异,有的地区不以税负率为考量标准,而是设置免抵率作为参考。企业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应根据当地税务政策进行操作,确保合规性。同时,应关注税负率管理政策的更新,以便及时调整税务策略。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