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1:18:10
尿常规检查是评估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尿量、尿色、尿的透明度、尿比重、尿的酸碱反应、尿白细胞、尿亚硝酸盐以及尿蛋白定性。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泌尿系统的功能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疾病。
首先,尿量的正常范围一般为一昼夜(24小时)0.8~2.0升。尿量受饮水量、运动、出汗、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当一昼夜尿量超过2500毫升时为多尿,少于400毫升为少尿,少于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为尿闭。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为夜尿量增多。
尿色通常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在多尿时尿色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时尿色为桔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素尿。服用某些药物如核黄素、复合维生素B、呋喃类药物时尿色也可呈深黄色。尿液中出现红色,常见于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向色。
尿的透明度在新鲜尿时清澈透明无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可出现絮状沉淀。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可能是由于上述因素引起,需进行显微镜检查以鉴别。少数患者尿中非晶形磷酸盐等析出,使尿混浊,但无临床意义。
尿比重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24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任意一次随意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1.025表示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固定在1.010左右为等张尿,提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降低。
尿的酸碱反应正常新鲜尿多为弱酸性,pH在6.0左右。受食物影响,pH波动在5.0~8.0之间。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解旺盛时,特别是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pH下降。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液呈酸性。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pH上升。
尿白细胞检查是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指标。定性试验阴性时,异常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尿亚硝酸盐检查是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筛选指标。定性试验阴性时,正常人尿中含
扩展资料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上一篇
龙岩市民办学校有哪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