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中的几件大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0:20:00
中国考古学的出现:1921年中国北洋政府聘任的矿政顾问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掘以彩色陶器为主的遗存,并命名为“仰韶文化”。
1926年,袁夏礼进行考古调查。
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任所长,内设考古组,于同年开始为期10年15次的安阳殷墟大规模发掘,奠定了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格调。
1929年,李济出任考古组组长。
1929年,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引起巨大震动。
1930年,梁思永写成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学著作《城子崖》。
1934年,徐柄昶、苏秉琦在陕西宝鸡发现仰韶文化及先周、西周至汉墓葬,据此写成《斗鸡台沟东区墓葬》,是中国考古学类型学成熟的标志。
1945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夏鼐、向达、阎文儒,发掘敦煌魏晋以及甘肃定县阳洼齐家文化墓葬。
1950年,成立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振铎任所长,梁思永、夏鼐任副所长。
1952年,中国科学院与北大举办考古工作人员培训班。
1953年,郑州市文物工作组的安全槐率队发掘郑州商城,据此出版《郑州二里岗》
同年,蒋若星《洛阳烧沟汉墓》
1954年,科院考研所的石兴邦率队在西安半坡进行4期的发掘,第一次对史前时期的聚落进行全面揭露。
1955年,三门峡(sorry,因为笔记记不全,不知道这一年关于三门峡发生了什么事)
1969年,甘肃博物馆发掘武威雷台汉墓,出土铜车马及马踏飞燕。
1972年,甘肃博物馆岳邦湖等调查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燧遗址,对破城子的甲渠侯官、甲渠第四燧和肩水金关三遗址进行发掘,获简牍23000多支。
1973年,浙江文管会等发掘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木构干栏式建筑遗迹等,后命名为“河姆渡文化”。
1974年,河北文物处开始在平山调查中山国(燕赵之间)都城遗址,发掘2座中山国王陵,出土了3件铭文铜器。
1980年,广汉三星堆的发现。
1983年,辽宁考古研究所发掘牛河梁遗址,打开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新视野。
1987年,陕西考古所发掘扶风法门寺塔基和唐代地宫,出土舍利子和大量金银器等珍贵文物。
1992年,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
Ps:由于我的笔记做得不是很全,可能会有些遗漏。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