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郭嘉镇经济建设

2005年,郭嘉镇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5181吨,人均纯收入上升至1405元。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郭嘉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为目标,通过项目为载体,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郭嘉镇以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盾,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农业和谐发展的步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郭嘉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使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趋势。

在职能转变方面,郭嘉镇严格按照《秦安县上岗暂行办法》的规定,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按照二类乡镇的标准,设立了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农经管理服务所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所等机构。在竞争岗位过程中,坚持“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原则,尊重个人意愿与正确引导相结合,使干部选准适合发挥各自工作能力和特长的岗位,进一步激活了干部队伍,增强了干部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一系列工作,形成了镇上的主要领导抓决策、抓调研、抓统筹、抓项目,各办所(中心)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制度管人、以实绩服人的长效机制。在这次职能转变中,因一名干部年龄偏大、体弱多病,按照自愿原则提前离岗。另外一名农技干部发挥其农科园艺专业特长,创建郭嘉镇果农协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果椒园建设。

在项目载体的发展支柱产业方面,郭嘉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强化农业基础,突出重点,狠抓粮食生产,大力发展果椒支柱产业,推广水果套袋,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15181吨,水果产量达到15320吨,水果收入户均8000元,人均纯收入达1405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项目为载体,完成了总投资350万元的郭上公路建设,投资282万元建成了秦安显清果蔬保鲜库1座,果品贮藏量达1000吨,投资10万元完成了暖泉村“村村通工程”。以项目争取和自筹等形式,完成了郭嘉中心小学综合楼、郭嘉供销综合楼及郭嘉村村址等建筑面积5577平方米的建设。此外,启动了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教育工程,投资340万元建成了郭嘉中学综合楼,投入补偿资金74万元,完成了56户拆迁、4860平方米拆除面积,争取到位农间建设项目3项,到位资金114.8万元。完成人饮工程2处,暖泉小学、槐川中学教学楼的建设,以及郭嘉村农路2条、4公里,瓦坪村农路1条、3.8公里,整修段坡村农路1条、7.5公里。

郭嘉镇始终坚持主导产业为粮食生产,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生产。在浅山地区建立了地膜粮食种植示范基地,调整夏、秋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农作物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在浅山干旱区的高崖、刘沟、段坡等村引进推广中单、沈单系列玉米和晋杂高粱种子1.8万公斤,建立地膜覆盖面积达24630亩。在寺咀、宋沟等村新建花椒基地600亩,占任务的100%,喷施果型剂4500亩,占100%。在郭嘉、暖泉、寺咀等村完成果实套袋2800万个,占任务1360万个的205.9%,在刘沟、寺咀、槐庙等村新建无公害蔬菜1000亩,占任务的100%,在郭嘉瓦坪、刘沟、黄湾等村新植紫花苜蓿1500亩,占任务的100%,在赵沟、邵堡新增规模养殖60户,占任务的100%,在寺咀村投资15万元新建果库1处,果品贮存量20吨。在邵堡、吊湾等村新修梯田1200亩,在邵堡硬洼等村扶贫480名贫困人口,占任务400名的112.5%,使1800名低收入人口脱贫,在槐庙村新办15万元粉条加工企业1处。完成了乡镇企业增加值2100万元,占任务的58.5%,完成了23个世行项目村实施工作任务。完善硬洼村省级世行扶贫项目综合示范村建设。

此外,郭嘉镇在发展特色农业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硬洼、上川、刘沟、邵堡、郭嘉、背后沟、寺咀、耀紫等村已规划建成冬暖棚和日光温室30个,为郭嘉镇经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扩展资料

郭嘉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北部,交通便利,山多川少,林果产业为支柱产业,自清朝嘉庆年间就是秦安县四大商埠重镇之一。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