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L型的检测方法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8:24:52
细菌变为L型细菌后,其形态和培养特性均发生了改变。由于L型细菌细胞壁缺失,对外界抵抗力降低,普通培养基含琼脂2%~3% ,氯化钠(NaC1)0.5%, 相对于L型细菌柔软的躯体难于附着生长。即使生长,由于低渗原因(相对于L型细菌)易造成L型细菌菌体肿胀,裂解致死,所以必须配制L型细菌的培养基。
⑴L型细菌培养基制备: 基础培养物加高渗NaC1(3%~6%)、低琼脂(0.8%~0.9% )、富含血清(20 %)、10 %~20%蔗糖或7%聚乙烯吡咯酮等稳定剂以提高渗透压。如为干粉培养基,可采用加NaCI(2%~5%)、血清20%,适当稀释(使琼脂含量约为0.8%~0.9%)亦可。同理也可制备L型液体培养基。
⑵2 L型细菌的培养:标本接种于L型培养基,于5%~10% 二氧化碳环境37℃培养,由于生长缓慢,故培养过程中应仔细、耐心,以防止污染,一般生长2~7 d后,形成中间较厚、四周较薄的荷包蛋样细小菌落。L型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呈疏松的絮状颗粒,沉于管底,培养液则澄清。
⑶L型细菌的形态:L型细菌的形态因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有球状、杆状、丝状。此外,L型细菌尚有颗粒型和丝状型两种类型。
⑷ L型细菌的药敏试验:挑取L型菌落于高渗肉汤,37℃培养6~8 h,以无菌棉签蘸取,于L型平板密集划线,贴药敏纸片置37℃烛缸,24~48 h测抑菌环直径。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