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有哪些

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

1. 华夏文化区:以夏族、商族(华夏化的商人)、周族(华夏化的周人)为主要族群。其地理范围北至陕西省北部、山西省、河北省中部(后扩展至长城附近),东至山东省西部、安徽省北部和江苏省西北部(西周时扩展至太平洋西岸),南至河南省南部,西至陕西省西部宝鸡市和甘肃省东部庆阳市一带。文化特征包括祖先崇拜,通用古汉字(如二里头文化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篆文),使用上古汉语(属于原始汉藏语系汉白语族,有大舌颤音,无双音节词,发音近似汉藏语系侗泰语族),西周以后遵循“周礼”,并拥有先进的制度文明。考古学文化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文化、周文化、齐文化、鲁文化、燕文化、卫文化、郑文化、晋文化等。

2. 东夷文化区:主要族群为东夷人(包括商族),有时也包括孤竹人、山戎、东胡(均属原始阿尔泰语系东部分支),甚至包括后来建立吴国、越国的扬越人。地理范围北至辽宁省朝阳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南至浙江省中部,西至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东至渤海、黄海、东海(甚至包括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文化特征是重视巫术,有神秘主义色彩,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强,通用古汉字,周代以后逐渐接受“周礼”。考古学文化有山东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南部)、先商文化、吴文化、越文化和部分齐文化。在两周时代,东夷文化与华夏文化已完全融合。

3. 北狄文化区:主要族群为北狄人(属原始阿尔泰语系),通常包括东部孤竹人、山戎、东胡。地理范围南至陕北延安市、榆林市和山西、河北中北部,北至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以南,西至蒙古国阿尔泰山脉,东至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文化特征是适应游牧生产,贵少贱老,有收继婚的婚姻形态,男子从小训练骑射,服饰为“披发左衽”,不遵守“周礼”。考古学文化有红山文化、肃慎文化、中山(鲜虞)文化、早期匈奴文化。

4. 西戎文化区:主要族群包括秦人在内的西戎,实际上还包括原始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属原始印欧语系吐火罗语族)和塞种(即“斯基泰人”,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以及汉藏语系原始藏缅语族的氐羌族系。地理范围东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山西北部大同市、陕西西部宝鸡市、湖北宜昌市和外蒙古肯特山以西地区(后扩张至黄河以西),西至欧洲匈牙利草原多瑙河流域,南至马其顿——色雷斯——黑海——高加索山脉尘山戚——里海——呼罗珊——兴都库什山——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一线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今泰国南奔和清迈以北)。文化特征是游牧文化,贵少贱老,披发左衽,不遵守“周礼”。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境内主要有巴文化、蜀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等)、齐家文化、羌(藏)文化、吐火罗文化(高昌文化、楼兰文化、疏勒文化等)。

5. 南蛮文化区:主要族群包括楚人、吴人、越人在内的南蛮,实则分为苗蛮(汉藏语系原始苗瑶语族)、百越(南岛语系和汉藏语系原始侗泰语族)、百濮(原始南亚语系)三类,有时还包括全部西南夷(即一部分氐羌民族)。地理范围北部至陕西、河南、山东南部,东至太平洋(可能至大洋洲复活节岛),东南至澳大利亚大陆和新西兰北岛,西南至非洲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西至长江三峡(或至川西高原)和云南中部楚雄州(或至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文化特征为断发、纹身、赤足,语言复杂多样,崇尚火,有大量干栏式建筑,饮食习惯以生食为主,不遵守“周礼”。在中国境内对应考古学文化主要有河姆渡文化、屈家岭文化、楚文化、百越文化(吴文化、越文化),有时包括巴文化和蜀文化。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