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景德镇瑶里风土民情及土特产

瑶里,位于景德镇市,是五十年代中期民间音乐调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1958年印刷的《景德镇民歌集》中,收集了包括瑶里在内的浮梁山歌一百余首。瑶里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部分,其中号子源于生产劳动,山歌则有对歌和独唱两种形式,小调以采茶调为主。瑶里的山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唱出几口。瑶里的舞蹈,在节日与祭祀活动的日子里,集会乐舞,是古代瑶里人的生活习俗。绕南村曾是瑶里第二个神圣的地方,也是古代傩舞祭祀中心之一。

瑶里山歌的特点是五音律结构,如“2 3 2”、“1 6 1”、“23 2”曲调,音调美妙、动听。瑶里的山歌多半是情歌,音韵宛转起伏,用词讲究,比喻生动。独歌多半是田歌和樵歌,调式雄浑圆嫩。瑶里山歌的基调,往往在60年代初期的山歌剧中得到体现,如“瑶河调”。瑶里山歌,无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来几口,民间乐器也十分丰富,山里人用竹子、竹叶、棕叶、栗子核做口哨随时吹出山调。

瑶里舞蹈,在节日与祭祀活动的日子里,集会乐舞,是瑶里古代人的生活习俗之一。在五股尖仰天台的崖画上,可以发现有远古时代的祭祀神灵动作的画面。瑶里的绕南村,在古时候就是傩舞的祭祀中心之一。瑶里山歌与舞蹈,都反映了瑶里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

瑶里的山歌与舞蹈,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瑶里山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唱出几口。民间乐器也十分丰富,山里人用竹子、竹叶、棕叶、栗子核做口哨随时吹出山调。瑶里舞蹈,在节日与祭祀活动的日子里,集会乐舞,是瑶里古代人的生活习俗之一。瑶里山歌与舞蹈,都反映了瑶里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瑶里山歌与舞蹈,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瑶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