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有哪些名人爱下国际象棋

胡荣华1945年生,江苏盐城人。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国家级教练。15岁时夺得全国象棋冠军,至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接连10次蝉联全国冠军,曾接连参加六届亚洲锦标赛,都得团体金牌,1990年参加第一届世界锦标赛,获团体冠军,并获个人第二名。1983年获国家体委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4年任上海棋社社长。著有《胡荣华对局集》、《反宫马专集》等。

  本报讯(记者王敬阳)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近日针对象棋比赛中和棋泛滥的现象,警告说,这种现象严重地阻碍了象棋运动的发展,“如不迅速改变,象棋必将在死胡同里越走越窄”,并建议从计分方法上加以改进,以减少和棋。

  胡荣华近日连续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文章谈到象棋改革问题,他分析了和棋泛滥的几个原因:一是棋手大都抱着“先立于不败之地”的观念,所以布局行棋都以稳健为本,这样

  和棋概率就大大增加;二是“消极和棋”,当一方在布局伊始就竭力求和,其棋势就很难展开,特别是如果执红先走的一方蓄意求和,后走一方就更难有所作为;三是“默契和棋”,当双方都认为和棋是最佳结局,则自然会达成一种默契。“和棋泛滥”的最典型例子发生在“五羊杯”赛上,虽然参加比赛的8位棋手都是棋坛顶尖高手,但有两次比赛在全部56盘棋中,竟有55盘和棋,只有一盘棋分出了胜负,而赢一盘棋的棋手获得冠军,输一盘棋的棋手则垫了底。因此,胡荣华及许多象棋界人士都认为,目前很多比赛的赛制实际上已严重阻碍了象棋运动的发展,如不迅速改变,象棋必将在死胡同里越走越窄。

  对此,胡荣华认为从改进计分方法着手,可以减少和棋的出现,有助于象棋运动改革和发展。他建议普遍实行淘汰赛,即弈和判先行方告负,但给先行方时限多一些。

  对于无法实行淘汰赛的比赛,胡荣华建议用计分方法来促进象棋选手对取胜的渴望,即赢棋记3分,和棋先走方记1分,后走方记2分,但也给先行方时限多一些。

  目前,三项棋均已举办全国联赛,但象棋联赛的影响不及围棋联赛和国际象棋联赛,对于这项中国“国粹”运动,象棋界人士大多认为改革势在必行,且时不我待。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