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的作品介绍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5:06:42
《若许年》这个名字取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开头“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也正是这首歌的主题,也是作为写这首歌的初衷!整篇歌词就是一篇故事,当然,也是对爱情与时间的一种诠释!词讲述的是一种时间交错的爱情,音乐作为画面的形式贯穿始终,其中不缺乏细节的描写与隔世情怀的述说。音乐部分从前奏的进入就已经构成了一幅画面,犹如一副中国写意的山水,这也正是我们提出的“中式复古”风格的理解之一。当演唱进入以后,一副感性的画卷渐渐铺开!
“看 无语的夜空听 古刹的钟声山与水交错之间 前生以注定翻开古老的卷宗 腾越千山之峰也许是时间的消磨 刹那方能读的懂 ”前四句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一种回忆的开始,“以景喻物,以景喻情”的手法,使得画面已经渗入心底,渐入情景,一个时空穿越的故事就此展开。
一些细节能让我们开始以分镜头的形式陆续进入,“ 拉住你的手很谨慎的怕它溜走,如果能把你留住,哪怕让时间都暂停,曾经的承诺象落叶一般的飘零,她静静的滑落,凋零在悄然既逝的风中 ”人世间的那种别离的痛,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将故事推向高潮。
正如 《石头记》里讲述的那样“石头的入世与归山,家族的兴衰荣辱,人物的悲欢离合,世态的炎凉变幻,所有的故事,全记载在一块大石上。所谓“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就是说《石头记》即石头之所记。
一切的爱和恨总以”悲“来收场,为了印证那些似真似梦的感情,其实是需要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故事进入到高潮,也正印证了这个答案,也许这个答案,是永远也印证不清的!
“ 下过雨的夜,经过时光穿梭的离别,也许是冥冥中的相遇,你却记不得一切,光都以熄灭,只剩我们记忆的瞬间,默默的看着你离去,心中是说不出的感觉,下过雨的夜,经过时光穿梭的离别,未了的情缘隔世的宿命,纠缠不清的情节,当风花雪月,都以成为过眼的云烟,曾几何时我对你的爱,都随风而去不在回来。” ①编曲:经过几首摇滚风格的尝试!决定继续从这首歌曲开始再次创新。简单的节奏型,利落干净的鼓贯穿始终!在编曲时,多种风格的套用!把“乡村、硬摇滚、英式”融合在一起!电子的音色作为镶边使用,这也是我们自己风格的展现!简洁的编曲中蕴含着丰富的变化,就是太极一样,刚柔并尽,当然,整首歌吉他全部是真实录音!
②作曲: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这么一段旋律,或许欣喜、或许愤怒、或许哀伤、或许快乐。这些都是音乐的一部分,作为音乐人,尽心的还原内心的感受,把它们唱出来,让大家都能听到、感受到。对于“音乐和歌词的情绪反差很大,其实这也是一个人真实的一面,大部分人都拥有两面性,快乐的同时悲伤也在暗暗地伴随着”。
③作词:其实这首歌的第一个版本是随口唱的“宇宙语”,也是为了记录下特殊味道的发音和感觉,中文词是在几天后重新按照宇宙语发音填写的。整篇词讲的是人生几种生活态度,很像一部电影,用了多个镜头的描写。从画面切入不同的内心世界,有时是内心阴暗的一面,那些怀疑、恐惧、毁灭……有时是对自己救赎的开始,那些信任、畅游快乐、释怀……正如歌曲的名字一样,一切都会过去的,这只是曾经,也许是我们的曾经!这首歌的名字叫“we're gonna -我们曾经 ” 这首《撕生》无疑是一次崭新的风格尝试!歌词大胆的借用了“大悲咒”中的段落,再加上哲理性的人生感悟,使得整体看起来相得益彰。歌曲完成的那一瞬间才意识到,这将是一种新的风格!所谓,“佛教也流行”! 这首歌的整体音乐给人一种平和超脱的感觉!很多的佛教徒都没有想到,原来佛经可以这样的以流行的方式去处理!
作为编曲,也就是所谓的音乐底!其实是一种RNB的风格!但是加上了演唱以后,整体不再是某一种风格或者形式了,相反,它构成了一种崭新的方式,这可能就是一种意识!以皈依为主题也正好迎合了和谐社会的概念!音乐本无界限,佛也是外乎于心!心中最善良的一面就是佛!这首歌也正是在表达一种对自我内心的思考。
音乐与演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没有单独突出某一部分,却让每一段都能紧密相扣,正如吟唱佛经一样!无为既是超脱,闹市中也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冥想,这正是一个人自我修为的一种延伸!
上一篇
南通电视塔旁有哪些小吃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