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死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3:21:40
梗死是一种局部性组织坏死,其病变形态与器官的血管分布密切相关。器官如脾、肾、肺的血管呈锥形分支,导致梗死灶呈现锥形或楔形,尖端指向血管阻塞点,底部靠近器官表面。心冠状动脉分支不规则,形成地图状梗死。肠系膜血管呈扇形分支,造成肠梗死灶呈节段形。
梗死的类型主要根据含血量分为贫血性和出血性两种。贫血性梗死常见于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器官,如脾、肾、心肌和脑,表现为灰白色,如脾、肾的锥形梗死,心肌梗死呈地图状,初期有充血出血带,晚期变为红染的均质结构。脑梗死通常为贫血性,可液化成囊腔。出血性梗死则多见于肺、肠等组织疏松且易淤血的部位,因出血多而呈红色,如肺出血性梗死,病灶尖端指向肺门,肠出血性梗死则呈节段性暗红色。
败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由含有细菌的栓子引起,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情况,梗死灶内可见细菌团和炎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发展为脓肿。
总结来说,梗死的病变形态受器官血管分布影响,类型根据含血量不同分为贫血性、出血性和败血性,各类型又有其特定的形态特征和病理表现。
扩展资料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infarction)。梗死一般是由动脉阻塞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而坏死,但静脉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滞导致缺氧,亦可引起梗死。
上一篇
北体舞蹈系怎么样
下一篇
人民大学自考有什么条件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