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女学生路边美甲被收1952元,牌子写39一位,商家是否存在欺诈消费

精致的小女孩就连指甲盖也不会轻易放过,美甲产业也因此火爆起来。众所周知美甲行业的价格或高或低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要价更是全凭店家一张嘴的事,近日武汉两名女学生就在美甲店里吃了大亏。学生小雨和她的伙伴在逛街时看到美甲店的宣传标语:美甲39元,两人同行一人免费。在标语巨大的诱惑下小雨和同伴决定去这家店里尝尝鲜,谁也没想到最终结账时两人却足足付了1952元,几乎是花掉了两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这样的低价标语和天价美甲是否存在欺诈消费的行为呢?

根据相关部门进一步的调查得知,该店门口的标语“美甲39”后面有一个小小的起字,不用心看根本就看不见。这是商家非常常见的消费陷阱,并且多了这么一个小小的“起”字,商家就不算构成欺诈。因为加上这么一个字,商家就是在对自己的最低消费进行宣传,后期消费者在店内的消费都视为自愿消费,所以根本不构成欺诈消费。

两名女学生落入消费陷阱也有自身原因。根据两名学生口述,当时做美甲时服务他们的美甲师一直把手机放在桌子上,并以计算机的方式实时计算消费者美甲的消费情况,小雨眼睁睁地看到这一切却没有向店员进行任何咨询。再者两人发现最终消费金额与宣传广告上的不符时,两人并没有选择报警,而是选择直接付款并离开。事后才觉得消费不合理,在工商介入后只得到了80元返还。由此可见两名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也有许多漏洞,面对消费陷阱没有很好的规避,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警惕性欠缺的表现。

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两位同学以后能够识破类似的消费陷阱,并增强自身的消费警惕性。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